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3.86万亿谷歌扔出“王炸”,逆袭微软、英伟达

IP属地 中国·北京 侃见财经 时间:2025-11-28 10:23:09

全球AI,已经进入“泡沫”阶段。

面对市场的质疑,有投资者选择忽略风险继续加大投资,也有投资者选择暂时离场,守住到手的利润。

但无论如何选择,AI都已经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共识。且随着全球科技巨头的持续投入,AI应用正在取代越来越多的传统业务,成为未来新的应用集成。

在这种大背景下,英伟达率先突围,随后微软凭借OpenAI也拿到了AI时代的门票,而Meta、亚马逊等也不甘示弱,纷纷加大了资本开支,以求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



而让市场最为意外的则属老牌互联网企业谷歌。

近期,Alphabet旗下的谷歌宣布发布其最新的AI模型Gemini 3。随后,Gemini 3系列模型在多模态、推理、Agent 等三条大模型主线路的多项国际测试上全面“霸榜”。

据悉,Gemini 3除了在编程能力测试略逊于GPT-5.1和Claude Sonnet 4.5外,在其他国际主流测试项目上,Gemini 3 Pro得分都是断档的领先。

该模型发布之后,谷歌市值一度创下了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伯克希尔在高位买入了谷歌公司。根据伯克希尔最新持股报告显示,三季度该公司买入约1785万股谷歌股票,市值约为43.4亿美元,在整体持仓中占比为1.62%,持仓排名位列第十。

伯克希尔现阶段买入,对于谷歌公司的股价而言,具有明显的“助力”作用。众所周知,此前巴菲特曾不止一次地表示,非常看好谷歌。但是由于自身的投资逻辑以及对科技股“排斥”,巴菲特并未选择买入谷歌。而后巴菲特时代,伯克希尔的掌舵者很明显表现出了对科技股的兴趣,而高位买入谷歌就是最好的佐证。

实际上,对于伯克希尔而言,目前能够买入的科技巨头都不算便宜,尽管拥有庞大的现金储备,但在科技股上其选择空间并不算大。

“低调”的谷歌

在这一轮的AI竞争中,市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OpenAI以及英伟达身上。

因此,暴涨的股价对市场的冲击,让外界格外关注英伟达的业绩。有不少投资人甚至担心AI的泡沫将会破裂。对此,黄仁勋表示:我不认为我们处于人工智能泡沫中。我们正在使用各种不同的人工智能模型,我们正在使用大量的服务,并且很乐意为此付费。

黄仁勋还强调,AI市场需求真实,市场仍处于“良性循环”阶段,并预测新一代芯片发货量将大幅增长。

段永平也表示:“我不觉得英伟达是泡沫,我会一直卖put的。我很开心那些大空头成了我的客户,我会很乐意收他们的保费的。我确实说过我要在伯克希尔里面躲一会儿牛市,现在似乎可以出来了。”

黄仁勋以及段永平的态度,足见市场对于AI板块的泡沫有很大的分歧。当然,用业绩来消化估值的泡沫,是美股龙头公司的常见做法。而被市场“忽略”的谷歌,也悄然间成长为了参天大树。

根据谷歌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歌浏览器的AI模式月活跃用户已达20亿,Gemini应用目前月活跃用户已达6.5 亿。

谷歌CEO皮查伊强调:“谷歌已不再把自己视为一家搜索公司,而是要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创建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季度谷歌的收入还创下了历史纪录。根据Alphabet公布的2025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谷歌营收约为1023.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882.7亿美元增长16%;净利润为349.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63亿美元增长33%。据悉,这是谷歌首次单季营收突破1000亿美元。



具体来看,三季度谷歌的广告收入742亿美元,整体增长9.9%。搜索部门当季收入为565.6亿美元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云业务板块则继续保持强势,三季度收入为151.5亿美元,同比增长35%,高于预期的147.4亿美元。

其财报发布之后,摩根大通发布研报,将谷歌目标股价从300美元上调至340美元。Wedbush则将谷歌目标价从245美元上调至320美元。花旗将Alphabet的目标价从280美元上调至343美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汇丰银行则发布研报称,OpenAI具有代理功能的ChatGPT Atlas浏览器是谷歌Chrome的竞争对手,但其功能并非独一无二,因为Chrome在9月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就强调了类似的功能。汇丰维持对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买入”评级,并将其目标价调整至285美元。

受股价上涨的影响,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两人的身价也是水涨船高,根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排行榜显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的个人财富分别达2684亿美元、2488亿美元,分别成为世界第二、第三富豪。

疯狂“投入”

三季度财报发布之后,美股科技巨头对于AI的投入则更加坚定。

三季度谷歌继续上调资本开支,谷歌预计,2025年公司资本支出为910亿美元—930亿美元,高于上一季预计的约850亿美元。展望2026年,谷歌资本支出还将显著增加。

据悉,这已经是谷歌年内第三次上调资本开支指引。

当然,除了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也不甘示“弱”。

财报显示,微软三季度资本支出升至349亿美元,主要投向支撑OpenAI模型与自家AzureAI的基础设施。

微软CFO艾米·胡德在财报会上称,客户对Azure的需求超过了AI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产能紧张预计将至少持续到本财年结束。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则表示:“我们正把AI能力植入从操作系统到生产力工具的每一个环节,MicrosoftCopilot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增长支柱。”



而Meta也同样上调了资本开支,财报显示,Meta将2025年的资本支出指引区间从之前的660亿美元—720亿美元上调至700亿美元—720亿美元。

与此同时,Meta还预警称,2026年公司的资本支出增长将“明显大于”2025年,总支出增长率也将“显著加快”,主要驱动力来自基础设施成本,包括云支出和折旧。

财报显示,三季度亚马逊资本支出为342亿美元,公司预计全年资本支出将达1250亿美元,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175亿美元,且明年仍将继续增加。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称,客户的成本优化周期正在消退,新的AI工作负载加速涌现。他称,以电力规模计,AWS全球数据中心算力规模自2022年以来已实现翻倍,并计划于2027年前在此基础上再翻一倍。

根据统计,仅上述四家公司,三季度资本支出合计就达到1124亿美元。而这些资本支出主要用于英伟达GPU采购、自研芯片研发以及全球数据中心扩建。

侃见财经认为,从巨头的表现以及不断上涨的资本开支来看,这场AI的竞赛已经无法暂停。科技巨头的选择,则代表了未来市场的方向。我们认为,尽管现阶段不少投资机构开始审视AI庞大的投入是否能换回相应的回报,但从长期来看,AI的确定性已无可撼动。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