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利率比肩爱马仕。
作者|刘钦文
编辑|高远山
30万可以买什么?
你可以买到一辆特斯拉、也可以在鹤岗买到一套超过100平的房、还可以买到一个爱马仕的背包。抑或是一套耳机。
在发烧级耳机市场上,海菲曼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其旗舰产品“香格里拉”静电耳机系统售价高达30万元。这款堪称“奢侈品”的耳机背后,昆山海菲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菲曼”)正在冲刺资本市场,预计在11月28日在北交所进行上会审核。
这家以“高端耳机”立足的企业,近三年毛利率持续攀升至70.1%,远超行业均值20%左右的水平。但光鲜业绩背后,退单争议、研发投入不足、前员工客户交易疑点等问题,也成为监管问询和市场关注的焦点。
01
靠万元耳机冲刺IPO,
毛利率比肩爱马仕
深夜录音棚里的HE1000SE、通勤路上的DEVA Pro、发烧友桌面的 EF400放大器——这些贴着“HIFIMAN”标志,定价从千元到万元级的音频设备,不仅是发烧友追捧的“音质利器”,更承载着海菲曼冲击资本市场的资本梦想。
海菲曼是国内少数拥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电声品牌商,主要从事自主品牌“HIFIMAN”终端电声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包括头戴式耳机、真无线耳机、有线入耳式耳机、播放设备等。
![]()
图源:《招股书》
其中,头戴式耳机是海菲曼绝对的营收支柱。《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头戴式耳机板块收入占比分别达73.21%、75.68%、77.83%,持续稳居第一大业务板块。
该板块聚焦高端发烧级市场,产品均价普遍在5000元以上,部分旗舰型号售价突破万元,成为公司高毛利的核心来源。
其中,HE1000SE作为旗舰级代表,售价超万元;ARYA UNVEILED售价9999元,常年占据高端耳机销量榜单前列;中端市场则由DEVA Pro(1799元)、Edition XS(2999元)等爆款支撑;还有HE400se(679 元)等入门高端款则承担着 “引流” 角色。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海菲曼头戴式耳机的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1996.58元、1869.36元、2101.03元和2027.7元。
还有作为头戴式耳机的配套业务——播放设备板块,也是海菲曼的重要收入来源,贡献了7.3%-10.1%的营收,产品以功率放大器、无线音频放大器为主,定价集中在2000-1万元区间。
![]()
图源:《招股书》
在头戴式耳机稳固基本盘的同时,真无线耳机成为海菲曼近年来增速最快的板块。《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该板块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 0.54%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17%。
不同于大众消费市场的价格战,海菲曼的真无线耳机仍聚焦高端定位,主打 “降噪+HiFi” 双重优势。目前该板块核心产品包括SVANAR Wireless LE(2499元)和SVANAR Wireless Jr(1099元)等。
多领域走高端路线的海菲曼,盈利能力也可见一斑。2022年-2024年、2025年前三季度,海菲曼分别实现营收1.5亿元、2亿元、2.27亿元和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1万元、5517万元、6652万元和5035万元。
毛利率更是远高于同行。报告期内,海菲曼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5.06%、68.18%、70.1%和66.8%。这几乎是奢侈品行业的水平——爱马仕2024财年的毛利率为70.3%,LV、Dior所属的LVMH集团毛利率为67%。
海菲曼的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则分别为33.83%、37.24%、37.48%和38.87%。仅相当于海菲曼的一半。
02
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
存在线上刷单
毛利率远高于同行背后,是海菲曼备受争议的费用结构。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海菲曼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430.73万元、3034.6万 元、3834.45万元和1938.71万元,销售费用率高达19.75%、18.85%、19.99%和20.43%,明显高于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的10.66%、12.31%、11.77%和12.17%。
从销售费用构成来看,广告宣传及市场推广费占比最高,分别为912.97万元、1126.99万元、1830.82万元和795.65万元,主要为各大平台的推广费用以及支付给推广方的相关费用。平台服务费次之,2024年为916.33万元,占比20.22%。主要系向电商平台支付的各类佣金、固定服务费、仓储服务费、各类手续费等。
对于和同行之间的差异,海菲曼解释称,这一现象源于销售模式差异,其侧重于线上直销并自主承担推广费用,而同行多依赖线下经销模式,推广成本由厂商与经销商共同分担。
值得注意的是,海菲曼还曾发生过线上刷单的情况。
《回复函》显示,2022年-2024年,海菲曼除2024年日本亚马逊的1笔订单外,其余刷单行为均发生于天猫平台,刷单金额分别为3.87万元、4.13万元、1.35万元。
![]()
图源:《招股书》
“主要系相关人员对合规性认识不足,在新品上线初期为提升产品曝光度而刷单,旨在避免新产品零交易量。 刷单行为属于法律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符合合法、诚信的行业惯例, 公司刷单频次及金额较小,不存在以刷单误导欺骗消费者或欺诈消费者的主观故意,并已加强合规管理,严禁刷单行为。
和销售费用形成对比的是,主要走高端路线的海菲曼研发费用,在报告期内分别为768.08万元、869.03万元、1058.81万元和564.09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66%、5.20%、4.93%和4.91%,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的6.72%、6.67%、5.57%和5.84%。
除了费用结构问题外,海菲曼与前员工控制企业的交易情况也被北交所重点关注。
时间回溯至 2022 年,海菲曼前员工庄广杭离职后,迅速设立珠海拉格朗电子有限公司(下称 “拉格朗”),这家公司的特殊之处在于,2022年至2023年期间无任何员工缴纳社保。
但仅成立一年后,拉格朗便于2023年成功跻身海菲曼第五大客户,当年交易金额达457.97万元,业务内容为采购鼠标、键盘等非海菲曼核心的音频周边产品并进行出口转售。
一家无实际运营人员的企业,却能完成超450万元的大额交易,其业务真实性遭到监管层质疑。交易所要求说明,拉格朗是否与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是否为公司实控人边仿实际控制。
“拉格朗自设立至被公司收购前,均由庄广杭持有其100%股份,拉格朗亦不存在与边仿或其近亲属的资金往来,非实际控制人边仿控制的企业。”海菲曼表示。
![]()
虽然海菲曼表示否认,但2024年6月,海菲曼以2万元的价格收购了拉格朗100%股权,定价依据为该公司2023年未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
但《回复函》显示,2023年、2024年、2025年1-6月,拉格朗营业收入分别为472.95万元、192.52万元和30.11万元,毛利率分别为7.58%、7.18%和 4.18%,净利润分别为1.06万元、-7.01万元、-34.41万元。即使以总资产来看,截至2025年6月30日,拉格朗为61.25万元。
![]()
图源:《招股书》
03
博士因爱好而创业,
收购股东公司被问询
海菲曼的诞生,源于创始人边仿对高品质音频的极致追求。
边仿1979年出生于江苏徐州,自学生时代,边仿就非常热爱逛洋货市场买旧耳机、随身听,曾经参与编写《随身听珍藏特辑》,是个绝对的发烧友。
因为获得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化学博士学位的边仿,最终并未从事自己所研究的领域,而是在2007年留美期间,便创立了HIFIMAN品牌。
边仿在接受“环球网科技”采访时表示,“我没有让资本把手伸进来,从3000美元奖学金开始,到现在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
截至目前,边仿直接持有海菲曼58.03%的股份,并通过与珠海音速感、珠海高清领先、珠海时空转换结成一致行动关系,合计控制公司85.03%股份的表决权,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虽然没有引入外部投资,但海菲曼还有另一位创始人,名为庄志捷,在海菲曼持股9.24%,为第四大股东。庄志捷的儿子庄广宇,则通过珠海音速感持股,为海菲曼的间接股东。
但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披露,公司2021年核心的换股收购案中,标的公司原股东直指庄志捷一家。也被监管多次问询。
2021年6-11月,海菲曼启动首轮换股收购,将多音达、达信电子两家供应商纳入麾下,对应投后估值2.5亿元。《招股书》显示,多音达的原股东为庄淑君、庄明辉,达信电子的原股东为庄明辉,而庄淑君、庄明辉均系董事庄志捷的亲属。
同年12月-2022年1月,海菲曼紧接着启动第二轮换股收购,将优翔电子收入囊中,此时公司投后估值已飙升至8亿元,较一个月前增长2.2倍。
![]()
这也被北交所问询,要求说明收购多音达、达信电子及优翔电子的原因及作价公允性等。
“三家公司前身均系小型民营企业,收购前盈利能力一般,资产价值已基本反应企业经营价值,且相关交易均系换股交易,交易各方旨在合并后形成更好的协同效应。”海菲曼表示。
“经友好协商,为确保子公司历史经营规范性且剥离收购无关的资产和业务,新设公司分别收购原公司相关资产承接相应业务,并对新设公司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上述交易方案系交易各方商业谈判的结果,具有合理性及公允性。”海菲曼进一步解释。
你是用过海菲曼的耳机吗?感觉如何?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