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讯(记者 陆鹏鹏)纵横交错的竹竿与绿色纱网,这本是香港街头熟悉的景致,却在11月26日的夜晚成为致命火焰向上攀爬的阶梯。
这场惨烈的火灾,为香港的建筑安全敲响了警钟,也以最残酷的方式,拷问着竹棚架这一传统工艺是否仍适用于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
火灾已造成94人遇难
竹棚等材料加剧火势蔓延
据央视新闻消息,11月26日下午,香港新界大埔屋邨宏福苑多栋住宅楼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香港消防处11月28日通报,大埔宏福苑火灾已造成94人遇难。
27日凌晨,警方以涉嫌误杀的罪名,拘捕了涉事维修工程公司的两名董事及一名工程顾问。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根据现场初步调查情况分析,本次火灾不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性。
此次火灾的宏福苑楼龄已达42年,属香港房委会居屋,受灾的7栋大厦每座有31层高,有超过1900个住宅单位,居住着逾4000名居民。火灾发生前,苑内多数大厦正在进行外墙维修,工程已近尾声。
香港消防处副处长陈庆勇表示,据初步判断,多处杂物及竹棚在火情中被点燃,并受风势影响飘散到附近大厦,最终火势蔓延至8幢大厦中的7栋。
香港警方展开调查,发现建筑物外墙有保护网、防水帆布、塑料布,疑未符合防火标准,另有一座未波及的大厦每层电梯大堂窗外都有发泡胶包封,易燃且可能加速火势蔓延,不排除发泡胶是迅速蔓延的原因。
此外,不少当地居民在社交媒体上反映,过去曾见过棚架(也称脚手架)上的工人吸烟。
虽然正式起火原因官方暂时未公布,但可以看到的是,竹棚架上密布的纱网与发泡胶板在遇火后迅速燃烧,火借风势沿竹架结构形成一条条垂直通道,在短时间内将多栋大厦变为冲天的火柱。而全面包裹楼体的竹棚架,无疑在此过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年耗500万根竹竿、4000工人从业
香港八成工程仍沿用竹棚
这起火灾,让香港建筑维修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竹棚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种沿用了数十年的传统工艺,其安全性已难以匹配现代都市的公共安全标准。为何在内地主流城市已淘汰该工艺的背景下,香港仍为其保留了如此大规模的应用空间?
竹棚在香港建筑领域地位特殊,其应用历史悠久、搭建技艺成熟,已经形成标准化行业体系。
根据业界统计,香港每年用于搭建棚架的竹竿消耗量约为500万根,并且有4000名竹棚工人,支撑着全港超八成的建筑维修工程。从旧楼修缮到节庆戏棚,竹棚已成为香港独特的城市景观,甚至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位资深建筑设计师告诉记者,竹棚之所以能够在香港建筑领域广泛应用并深深扎根,关键在于竹子本身轻巧灵活、能就地取材,尤其在狭窄街巷中能快速搭建,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竹子生长周期短,是比金属更具可持续性的环保选择。竹材还具备出色的韧性,能够有效抵御台风、暴雨等香港常见的极端天气条件,展现出优越的适应性与稳定性。
更重要的是,竹棚的使用成本更低,早在多年前,一条长6米的竹平均售价是10港元左右,同样长度的铝合金条则要750港元左右,钢管也需要80港元左右。
在香港,当前竹棚占工程80%以上,金属棚架则占约20%。
不过竹棚也存在明显的短板,那就是强度低,耐火性差,且为易燃物,燃烧速度快,遇有明火时火势容易急速扩散,甚至引发连环火灾,构成重大安全隐患。内地在过去数十年的房地产发展历程中,脚手架早已从竹制转化成钢制。
2021年12月份,在住建部发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及生产安全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淘汰目录》中就已经明确了竹木脚手架列为禁止使用的设备,从2022年9月份起新开工的项目要全面禁止使用竹木脚手架。
一位拥有近二十年从业经验的建筑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在其参与的多个内地建筑项目中,均未见过使用竹制脚手架。我们全部采用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盘扣式脚手架或铝合金脚手架,这是行业内的标准做法。
竹棚并非起火元凶
关键在于外墙防护材料是否达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火灾的成因并非完全在于竹棚本身,一般来说,竹棚会经过防火处理,关键问题在于施工区域是否存在明火,以及发泡胶等材料和外墙防火材料是否达标。
由香港劳工处发布,2024年最新修订的《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则》中明确规定,所有在棚架面上装设的保护网、保护幕、防水油布或塑胶帆布均应具备适当的阻燃特性,并符合认可标准。
如使用正规的阻燃保护网,其在遇火之后不易燃烧,能够防止火势沿脚手架蔓延。
然而,香港警务处给出的初步原因是,一工程公司负责安装的保护网、防水帆布、塑料布,疑不符合防火标准。因相信该工程公司负责人严重疏忽,导致火势迅速蔓延,造成重大伤亡。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针对起火大厦外墙保护网着火蔓延速度比合规格物料更快,部分窗户贴有易燃发泡胶板的不寻常情况,会循刑事方向调查。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指出,房屋局独立审查组会就建筑物的外墙保护材料是否符合认可阻燃标准进行调查,采集样本做化验,如有任何情况,会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另外,屋宇署及房屋局独立审查组会采取特别行动,针对正进行中的工程,要求注册建筑专业人士及承建商,全面复核棚架保护网等用料是否符合阻燃性标准,提交报告。屋宇署和房屋局还会主动抽查地盘有关的保护幕和保护网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因涉及重大公众利益,香港廉政公署27日成立专案小组,就大埔宏福苑维修工程可能涉及贪污展开全面调查。
安全起见,应尽快推进金属棚架取代竹棚架
香港政务司司长就竹棚问题表态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对于竹棚架安全隐患问题,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发展局今日已与业界会面,商讨如何推进以金属棚架取代竹棚架的路线图。
陈国基认为,有时在一些狭窄街道环境中,(竹棚架)似乎方便一些,但竹棚架的耐燃方面始终不及金属棚架。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政府认为应该尽快在合适的工作环境中全面改用金属棚架。
陈国基说,我们会与业界一起做好准备,开展更多讨论和研究,做好准备,包括培训工人和协助他们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佘德聪建议全面淘汰竹棚架,改用钢管棚架。钢管棚架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强、耐火性好等优势,已被全球先进地区广泛采用。政府应制定明确转型时间表,提供技术与资助支援,推动承建商逐步更换,彻底解决竹棚架易燃易塌的问题。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7日中午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特区政府已安排巡查全港所有正在进行大型维修的房屋,检视棚架及建筑材料的安全。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天凌晨已完成灭火程序,后续将全力救援,将搜索所有房屋确保无其他被困人员。截至28日清晨5时30分左右,现场已没有火光,预计搜索工作将在28日上午9时完成。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