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加码创新药!泰康人寿举牌复宏汉霖H股

IP属地 中国·北京 国际金融报 时间:2025-11-28 00:14:12

险资入市脚步不停。

11月26日,泰康人寿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受托人泰康资产香港管理的账户在二级市场买入复宏汉霖H股股份,持股比例增至5.10%,触发举牌。



至此,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年内已有25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合计举牌次数达33次,超过过去四年——2021年(1次)、2022年(5次)、2023年(6次)、2024年(20次)举牌次数的总和。

年内第二次举牌

根据公告,本次举牌前,泰康人寿直接持有复宏汉霖H股股票781.86万股,占其H股股本比例为4.78%。2025年11月20日,泰康人寿买入复宏汉霖H股股票51.85万股,共持有复宏汉霖H股833.71万股,占该上市公司H股股本比例达5.10%。

以11月20日复宏汉霖港股收盘价和11月21日人民银行公布的港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港元对人民币0.9103元)计算,泰康人寿持有复宏汉霖股票的账面余额为5.13亿元,占泰康人寿上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03%。

港交所股权披露信息显示,泰康人寿此番增持复宏汉霖H股,每股作价67.07港元,共计耗资3477.47万港元。在管理方式上,根据金融监管总局相关规定,泰康人寿将本次权益投资纳入股票委托投资管理。

公开资料显示,复宏汉霖成立于2010年2月,是一家国际化的创新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患者提供可负担的高品质生物药,产品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疾病等领域,已在全球获批上市10款产品。

业绩方面,2025年上半年,复宏汉霖实现营业收入28.20亿元,同比增长2.67%;实现归母净利润3.90亿元,同比增长0.99%。其中,海外产品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实现超2倍增长。

在业内看来,险资布局创新药领域,财务收益与价值创造并重。一方面,支持创新药发展,特别是针对重大疾病或罕见病的药物,有利于改善患者治疗选择,提升社会整体健康福祉水平。另一方面,投资创新药也可带来财务回报,为险资优化资产配置、增厚收益提供重要来源。此外,通过投资整合医疗资源,推动将所投资的创新药纳入商业健康险的保障范围,不仅有利于为创新药提供更好的支付环境,也可以提供更好的保险产品。

事实上,这已经是泰康人寿年内第二次举牌。7月18日,泰康人寿披露举牌公告称,公司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峰岹科技H股首次公开发行,通过受托人泰康资产香港管理的账户出资2500万美元进行认购,占峰岹科技上市发行H股总量的8.69%。

险资“跑步”入市

从行业整体来看,近两年来险资举牌显著回暖,持续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记者梳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公告发现,2024年共有8家险企出手增持了18家上市公司,触发A股和H股举牌达20次,超过2021年(1次)、2022年(5次)、2023年(6次)三年举牌次数的总和。

步入2025年,险资举牌更是马不停蹄。截至11月27日,泰康人寿、长城人寿、平安人寿等险企已合计披露33次举牌公告,创近年新高,仅次于2015年的62次。

华西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罗惠洲分析称,险资今年密集举牌背后有三大核心动因:首先,在低利率和“资产荒”的背景下,险资面临潜在的“利差损”压力,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收益具有现实必要性。

其次,新会计准则下,举牌后的会计计量方式变更有助于提升险企利润表的稳定性。

再者,政策层面持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今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提升保险资金投资A股比例,为险资举牌提供了政策支持。

从举牌标的来看,银行股最受险资青睐,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杭州银行等均获得来自险资的增持;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能源类公司同样是险资关注的重点,且大部分被举牌上市公司为港股标的。

值得一提的是,不乏险资巨头举牌同业。今年8月,中国平安先后耗资5583.87万港元、2.13亿港元分别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14万股、中国人寿H股950万股,持股比例均升至5.04%。

“举牌的关键在于保险公司看好被投资公司的发展前景,愿意集中持有。如果能够达到长期股权投资的标准,更能享受到稳定投资收益的好处。”华泰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李健分析称,2024年以来,在利率快速下行和新旧会计准则切换的双重挑战下,保险公司存在增配红利股需求,因此在本轮举牌潮中被举牌公司高股息特征更加显著。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