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亏6个亿后清醒了!李想宣布回归创业,自研AI芯片即将落地

IP属地 中国·北京 雷科技 时间:2025-11-27 18:34:45

11月26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宣布,从今年四季度起,公司将全面回归创业公司的管理模式。简化流程、减少无效汇报,重新找回初创期的高效。

“我们变成了越来越差的自己。”李想承认,过去三年推行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是个错误。

这一反思不是没有理由的。昨天理想汽车三季度财报出来了,净亏损6.24亿元,与去年同期28亿元的净利润形成鲜明对比。在这样的业绩压力下,“倒车”回归原点,似乎成了必然选择。



图源:微博

老粉都知道,理想早年是出了名的“抠厂”,连两万块预算都要李想亲自批。这不是小气,而是被逼的——创业初期见了上百个投资人,愣是没人肯投钱,最后靠精打细算才活下来。

据了解,2023年理想管理费用率只有7.89%,比蔚来、小鹏低了足足十几个百分点,这种“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基因,本就是理想的看家本事。

偏偏前三年行业顺风顺水,理想也跟风学起职业经理人那套,结果把自己绕进去了。李想直言不讳:PPT写得再漂亮,不如用户说一句“这车用着爽。”

有意思的是,李想还不忘拉上英伟达和特斯拉垫背:“如果全世界最强的公司都是创业公司的管理模式,理想汽车有什么理由放弃最擅长的方式?”

这话听起来挺有道理,但仔细一想,人家是本来就强,不是因为管理模式才变强的啊......



图源:微博

不过,就在大家以为理想要收紧裤腰带过日子时,李想却放出了一个更让人意外的消息——理想要做智能眼镜了!而且他还信誓旦旦地宣称这是“理想最好的人工智能附件”。

好家伙,车还没造明白,就要跨界做眼镜?

虽然很多人都不理解,但李想显然有自己的想法。他在社交平台上明确表示:理想不造手机,因为智能眼镜才是理想AI能力的最佳延伸。据说理想内部早在去年就开始筹备这个"穿戴机器人"项目,今年6月还专门成立了新部门。

这也说明了理想不甘心只做车企,而是想成为一家先进的智能公司。

李想近来老把“具身智能”挂在嘴边,甚至把下一代产品定义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按照这个思路,汽车只是理想机器人家族的第一个产品,智能眼镜可能就是第二个。



图源:微博

为支撑这一转型,理想研发投入毫不手软,第三季度研发费用达30亿元,全年预计总额将达120亿元,其中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超过60亿元。

理想自研的AI推理芯片M100,也已进入小批量路测阶段,预计2026年随新车交付。

当然也有人泼冷水:都亏成这样了还折腾新东西?在这样的业绩压力下,还要同时推进自研芯片M100、智能眼镜、具身智能等多个烧钱项目,小雷也不免为理想的现金流捏把汗。

好在理想家里还有余粮,足足989亿元的现金储备,按目前烧钱速度还能撑一阵子。但投资人有没有耐心等着看李想的“机器人梦”开花结果,那就另说了。



图源:小红书

在小雷看来,李想能承认错误确实需要勇气,回归创业状态也是对的。但就怕理想在回归创业模式的同时,也继承了创业公司“什么都想试、四处撒网”的老毛病。

智能眼镜听起来很酷,具身智能更是未来感十足,但理想现在最需要的,可能还是先把车造好、把销量提上去。毕竟,没有今天的现金流,就撑不到明天的智能世界。

总的来说,理想汽车这次能否真的“理想”起来,还得看市场的反映,要是产品没人买,投资人也不搭理,那无论想法再好,也是空想了。

对于理想转头去做智能领域,不知大家有什么看法?评论区聊聊。

CES2026开幕在即!(1月6日-1月9日)
作为中国报道科技展会最悠久、最深入、最专业的新媒体,雷科技CES2026报道团正在进行紧张的前期筹备。今年雷科技将派出史上最大规模的CES报道团,并由雷科技创始人兼总编辑罗超带队,对CES2026进行一线、专业和立体报道,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