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两次“临危受命”,60岁金融老将挥别青岛农商银行

IP属地 中国·北京 财经众议院 时间:2025-11-27 00:15:38



尽管是意料之中,但也略显突然。

11月26日,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的青岛农商银行,董事长突然辞任。

公告显示,董事长王锡峰因到龄退休,辞去执行董事、董事长等职务,辞任后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出生于1965年8月的王锡峰,可谓“卡点”退休,即使在新任董事长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仍没有延长任期。

王锡峰辞任后,董事长暂时空缺,青岛农商银行行长于丰星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青岛农商银行是王锡峰这位金融老将的最后一站。业界津津乐道的是,王锡峰曾两次“临危受命”,分别“空降”漩涡中的恒丰银行,以及内控问题频发的青岛农商银行。

王锡峰是山东青岛人,金融职业生涯也起步于青岛,51岁时以“少壮派”形象出任中国银行山东分行行长,不过一年之后就加盟恒丰银行出任行长。4年恒丰银行行长,3年青岛农商银行董事长,这位横跨国有大行、股份行、上市农商行的金融老将,在每一个岗位上的业绩都可圈可点。

青岛农商行在公告中,用长达259字的评价,向这位金融老将表达了致谢。

资料显示,王锡峰从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财会处办事员起步,经历多年,一路升到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2016年,王锡峰担任中国银行山东分行行长的任职资格获得核准,但令人意外的是,一年之后,他就选择了跳槽。

2017年11月,王锡峰加入恒丰银行,并在2018年6月接任恒丰银行行长、执行董事。

王锡峰接任的恒丰银行,此前问题频发,两任董事长落马。出任行长两年后的2020年10月,王锡峰表示,恒丰银行经过市场化改革,卸下了历史包袱,迈上了新的征程。同时,他还为恒丰银行规划了“三步走”发展思路——剥离不良、引进战投,最后是整体上市。

不过,担任恒丰银行行长4年之后,王锡峰再次转换赛道,由资产规模超万亿的全国股份行行长,转换为当时资产仅4000多亿的青岛农商行董事长。

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王锡峰担任青岛农商银行党委书记。2023年1月,担任青岛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当时的青岛农商银行,正面临着业绩与内控的双重压力。2022年,青岛农商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3.43%和24.11%,是该行10年来首次收入利润同时负增长,且双双创下新低;2022年全年,青岛农商行被罚金额超7500万元,特别是在当年1月和8月,该行分别收到了两张处罚金额为4410万元和3087万元的巨额罚单,涉及流动性资金贷款被挪用、房地产贷款管理严重不审慎等违规行为。

“空降”到青岛农商银行,王锡峰掀起了一场罕见的人事风暴。

任职11年的原行长刘宗波与7年的风控总监姜伟,双双被董事会评价为“不称职”。三位副行长贾承刚、王建华和丁明来,仅被评为“基本称职”。

财经众议院注意到,青岛农商银行两位核心高管“不称职”、多名高管“基本称职”,这在业界极为罕见,丝毫不给前任领导“留面子”。

在最终评价出来前,刘宗波已于2个月前离职。据青农商行公告,离职原因是“超过关键人员任职期限的相关规定及年龄”。而姜伟,在王锡峰就任后第15天,辞去了风控总监一职。

其后,上述三位原副行长,除丁明来留任,其余二人已离开青岛农商行。整个2023年,青岛农商行至少有8名高管辞职。

这些敢于碰硬的动作,让王锡峰在3年之后辞任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王锡峰在任职期间,政治站位高,以务实笃行、实干担当的作风,带领本行锚定“九个标杆”战略目标,在党的建设、战略管理、公司治理、风险防化、体制机制、队伍和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破题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锡峰掌舵青岛农商银行这三年,恰逢中国银行业净息差不断收窄,银行营收净利承压。然而,在这位金融老将掌舵之下,青岛农商银行的业绩却逆势增长。

2023年,王锡峰交出的首份完整财报,实现营业收入103.25亿元,同比增长3.84%;归母净利润25.68亿元,同比增长10.82%。

2024年成绩单再次双增,实现营业收入110.33亿元,同比增长6.85%;归母净利润28.56亿元,同比增长11.24%。

王锡峰职业生涯最后一份财报是今年三季报,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28亿元,同比下降4.92%;但归母净利润33.18亿元,同比增长3.57%。

王锡峰交出的高增长成绩单,也对继任者形成了压力。出生于1968年4月的行长于丰星是否能顺位接任?业界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