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本土人工智能(AI)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美国和欧洲动作频频。
据美国能源部官员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预计将于当地时间本周一(11月24日)签署一份行政命令,推出一项名为“创世使命”(Genesis Mission)的计划,进一步强化美国在AI领域的战略部署。同时,白宫试图再次推动对州级AI法律实施“暂停令”。
在大西洋另一侧,欧盟委员会也在上周公布了一份数字纲要,对AI、网络安全及数据相关法规进行了简化。欧委会称,此举将显著减轻欧洲企业在行政事务与合规方面的工作负担,为其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助力它们持续处于技术前沿。
富而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数据和科技业务全球联席主管维尔克迈斯特博士(Dr.Christoph Werkmeister)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美欧之间此前在AI监管方面确实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当前欧盟监管机构正逐渐转向一种更为灵活的模式,不再对所有企业采取“一刀切”的监管方式。
他进一步解释道:“如今,监管机构更加关注数据密集型公司,并尝试对中小企业提供一定豁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给予优先考虑。”
![]()
“创新优先模式”
本届特朗普政府为AI发展营造宽松监管环境的意图十分明确。富而德律师事务所最新发布的《数据法律趋势2026》报告称,本届特朗普政府推行的放松管制措施呈现一种“创新优先模式”。
今年1月23日,重返白宫仅三天后,特朗普便签署了首份AI行政命令《消除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力障碍》,指示白宫顾问团队在180天内制定新的AI行动计划,防止“意识形态偏见”等对技术创新形成阻碍。
随后在5月,部分共和党议员试图在《大而美法案》中植入一项补充条款,要求在未来10年内暂停所有联邦及州级AI法规的通过,并以扣留420亿美元联邦宽带资金(BEAD计划)作为执行保障。不过这一提议在7月1日在参议院以99比1的压倒性票数被否决,并从最终版法案中删去。同月,美国版权局发布了一份报告,评估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训练AI模型的合法性,但不久之后特朗普政府就解雇了该机构的负责人,分析认为,这显示美国政府拒绝接受该报告的结论,认为这可能是创新的障碍。
尽管立法遇挫,但特朗普政府给AI发展松绑的步伐并未停歇。7月23日,特朗普发布了上任后首份全面AI政策蓝图《赢得AI竞赛:美国AI行动计划》。该蓝图包含90多项具体行动承诺,涵盖放松环境审批、加速数据中心建设、便利盟友获取AI芯片和模型等关键领域。
进入11月,白宫继续加大政策推进力度,同时酝酿两项重要行政命令。其中之一是所谓“创世使命”计划。美国能源部办公厅主任科伊(Carl Coe)在11月19日的田纳西州能源会议上首次提到这一计划时表示:“我们将‘创世使命’视为与曼哈顿计划或美苏太空竞赛同等级别。”
另一项行政命令则仍旨在限制州层面的AI监管权限。11月18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公开表态,支持国会共和党人将“以扣押BEAD资金惩罚州AI法规”的类似条款纳入正在审议的《2026财年国家国防授权法》(NDAA)。在上周举行的沙特投资大会上,特朗普进一步阐述了其政策愿景。他宣布将与合作伙伴共同“建设全球最大、最强大、最具创新性的AI生态系统”,并特别强调:“我们将推动建立单一审批流程,避免企业面对50个州各自为政的审查体系。”他称,当前各州法规拼凑而成的监管架构将是“一场灾难”,企业创新可能因“某个觉醒州”的阻挠而受挫。
据报道,白宫上周本已着手起草相关行政命令,拟授权美国司法部起诉其认定违宪的州级AI监管法规,并对被视为过度限制的州削减联邦资金。草案还要求美国商务部审查各州法律并制定相应指南,明确在特定情况下扣留宽带资金的实施细则。然而,该草案受到了来自红蓝各州总检察长、两党国会议员及消费者团体的强烈反对。最新报道称,白宫目前暂时搁置了这项行政命令草案。
欧洲给AI监管松绑
在大西洋另一侧,欧委会官网信息显示,前述数字纲要提出了一系列简化现有AI、网络安全及数据法规的措施。欧委会设定的具体目标是,到2029年底前将行政负担降低至少25%,其中中小企业(SMEs)的负担减轻幅度不低于35%。
具体来说,欧委会提议对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例如,对于那些开发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的公司,相关企业将享有最长16个月的宽限期,以便逐步适应并符合新规要求。
此外,该纲要提议将目前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简化措施进一步扩展至中型公司(SMCs),包括简化技术文档要求,预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至少2.25亿欧元成本;其次,扩大合规措施范围,允许更多创新主体使用监管沙箱机制,并计划自2028年起推出欧盟层级的统一沙箱,加强在汽车等关键行业中的现实场景测试;最后,强化人工智能办公室的职能,并集中监管基于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构建的AI系统,以降低治理碎片化风险。
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强调:“迄今为止,欧洲尚未充分把握数字革命带来的机遇,我们不能再承受落后于世界变革步伐的代价。”他补充说,这些措施预计将在2029年前为企业和消费者节省约50亿欧元的行政成本。
维尔克迈斯特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我们观察到,跨国企业实际上对于在欧盟推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持更加谨慎的态度,这不仅源于监管负担,还包括法律层面的不确定性。例如,《人工智能法案》并非由欧盟单一机构执行,而是由各成员国监管机构分别实施,这进一步加剧了规则执行中的碎片化现象。因此,我们确实看到合规相关的诉讼案件正逐渐增多。”
欧洲议会议员梅德尔(Eva Maydell)同样表示:“欧洲当前面临的问题在于法规体系过于复杂且缺乏一致性。不同法规之间孤立制定、义务重叠,加之执行力度不均衡,为企业带来不确定性,也削弱了单一市场的整体效能。”
欧洲行业组织对这些提案表示欢迎,但同时认为改革力度仍显不足。欧洲计算机和通讯工业协会(CCIA)呼吁对欧盟整体数字规则手册进行“更具雄心且全面的审视”。该协会成员包括亚马逊、苹果、谷歌和Meta等科技巨头。
不过,欧盟方面否认其推动“简化”数字法规的举措是受到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压力的结果。欧盟前内部市场专员布雷顿(Thierry Breton)则对此称,欧洲应抵制在“简化”或纠正所谓“反创新”偏见的借口下,试图瓦解现有数字规则体系的企图。他直言:“没有人会被这些尝试背后的跨大西洋背景所愚弄。”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