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加强国家技术主权,俄全方位拥抱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

IP属地 中国·北京 环球网资讯 时间:2025-11-24 08:11:05

环球时报

11月12日,俄罗斯规模最大的信息技术论坛“数字解决方案”在莫斯科举行,出席该论坛的专家们就人工智能(AI)发展和信息系统保护措施等议题展开讨论。如今,AI已被广泛应用于识别电话诈骗、优化偏远地区银行工作、提升物流效率等场景。与会专家还介绍了AI在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国家对信息技术(IT)产业的支持计划。


11月12日,俄罗斯规模最大的信息技术论坛“数字解决方案”在莫斯科举行。

IT产业是国家经济的战略资源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宣布,认证IT企业在俄罗斯经济中的比例已达GDP的6%,总营收约为13万亿卢布(100卢布约合8.7元人民币),俄政府将继续为该产业提供激励政策,维持IT企业15%的优惠保险费率和不超过5%的企业所得税。米舒斯京还表示,包括电商平台在内的大互联网平台正成为从物流到服务技术等相关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先进无人机单次充电续航可达70公里,且成本低于传统快递服务。

软件领域进口替代受到特别关注。外国企业退出为俄罗斯企业带来新机遇,他们正借此推进技术流程自动化。已有50多家大型工业集团在实施生产数字化项目。米舒斯京宣布,俄罗斯政府的战略目标是提高本土软件在关键产业中的比例。为加快这一进程,俄罗斯正创建各种国家能力中心,开发企业解决方案,如行李追踪系统和航空专用平台等。

国家对AI研发的支持

俄罗斯政府为AI领域研发项目提供的资助高达3.5亿卢布,目前已有13个科研中心获得相关支持。米舒斯京强调称,俄罗斯不仅在AI研发领域有发展潜力,在AI应用领域也有潜力成为全球领导者。约1500万台智能音箱的普及,印证了该技术在俄罗斯的大规模推广。云基础设施需求也正在增长,俄罗斯企业纷纷采用国产云解决方案进行数据分析和项目管理,质量可与国外同类产品媲美。政府已指示数字发展部制定政企平台云服务要求以及解决社会民生任务的准入规则。

俄罗斯已有90辆自动驾驶卡车在路上运营。10月,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从俄罗斯的图拉自主行驶到莫斯科,期间车内驾驶员未进行任何干预。2026年,俄罗斯计划推出首批商用无人驾驶出租车。每十位俄罗斯高校毕业生中,就有一人获得IT领域教育学位。今年,IT产业新增约10万名专业人才,目前从业人员已超过110万人。同时,还新增了面向中级专业人员的培养课程,并通过政企合作加强人才储备。

高效的政企合作

出席论坛的专家介绍了政企合作的成功案例。俄罗斯通信运营商MTS总经理加拉克季奥诺娃强调了“白名单”的作用,该名单保证了运营商即使在受限环境下也能提供通信服务。她说,AI已不再是个时髦词,而是实际业务流程的一部分:智能算法不仅整合到资费套餐中,而且帮助企业管理基础设施并提升网络效率。加拉克季奥诺娃还表示,俄罗斯的技术主权不断加强:国产基站已用于数千项设施,并引起国外合作伙伴的兴趣。与此同时,通信产业正面临网络载荷不断增加但收入增长空间有限的挑战。目前俄罗斯人均两张手机卡,通信资费仍为全球最低之一。

央捷科斯(Yandex)公司负责人胡达韦尔江认为,如今俄罗斯还必须大力推广技术研发,并发展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俄罗斯企业所在市场仅占全球数字经济的约2%,却要与资源远为雄厚的国际巨头竞争。主要挑战恰恰在于AI和数字解决方案的应用及高素质人才储备建设。胡达韦尔江说,企业应致力于打造世界级产品,走出国内市场局限。为此,国内形成新技术研发投资和再投资条件至关重要。软件开发商1C公司创始人努拉利耶夫认为,国家对教育领域的支持取得显著成效,包括数字教研室和中小学教育项目。俄罗斯在知识产权领域已建立起应对外部挑战的“免疫力”,部分行业数字化水平已高于许多其他国家。

本土搜索引擎、杀毒软件和许多关键技术的应用保障了数字主权。当前主要任务是开发实体经济需要的软件,让软件助力于创办新企业、提升现有企业效率并促进技术发展。与会专家认为,政企协同工作、支持教育项目和推广本土软件,有助于加强国家的技术独立,提升关键经济领域生产率与流程效益。

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