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递网 雷建平 11月22日
2025年以来,小鹏汽车交付量持续提升,公司新产品不断,最新新车X9超级增程首批车主交付,还达成百万台整车下线。在资本市场,小鹏汽车市值接连超过了理想汽车、吉利汽车,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
在近期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X9产品负责人李一凡与媒体展开交流,有媒体问到何小鹏,小鹏汽车市值已超吉利汽车与理想汽车,其怎么看时,何小鹏说,自己很不喜欢看股价,一颗平常心很重要。
“汽车行业是一场马拉松,自己更考虑的是中长线,在不断思考,将来真正把物理和AI组合起来,那时可能小鹏汽车的效益会更好,壁垒会更高,利润也更好,而不是像现在汽车行业一样永远在拼价格、品质、性能。”
“从某种角度,我相信真正要做成一家全球的科技公司,要看得更远一点,今天所有的快乐或者痛苦都只是过眼的云烟,只是中间一个过程而已。”
财报显示,小鹏汽车2025年第三季营收为203.8亿元,按年增加101.8%。小鹏汽车2025年第三季度汽车总交付量为116,007辆,较2024年同期的46,533辆增加149.3%。于2025年10月,小鹏汽车总交付量为42,013辆。截至2025年10月31日,小鹏汽车年内累计总交付量为355,209辆。
![]()
小鹏汽车2025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3.8亿元,2024年同期为18.1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为1.5亿元,这意味着小鹏汽车已接近盈亏平衡点。
小鹏汽车第四季度是否会实现盈利?对此,何小鹏说,公司内部很笃定,盈利的概率是“五个九”,先不敢说百分之百;2026、2027、2028这三年对小鹏汽车来说,是再上大台阶新的三年。
随着这些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越来越高,明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减半,这都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
何小鹏判断,2026年汽车市场的竞争会更精彩,更残酷和更血腥。
以下是对话何小鹏部分实录内容:
提问:小鹏X9超级增程属于旗舰产品,售价定在30.98万起,整体背后思考是什么?会不会亏本?
何小鹏:这个(定价)对我们内部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某种程度上,让我们在做增程时没想到的是,今年整个中国市场的混动都在往下,纯电在往上;
小鹏推出下一代增程,核心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用户(原来开油车以及经常要去远方的用户)以及一些国家/地区充电不方便的用户,带去下一代的增程,这是小鹏X9超级增程全新的思考,也是我们最终定价的最主要原因;
李一凡:大家看到小鹏X9价格非常有竞争力,也体现了小鹏对于MPV市场坚定的信心;一方面,这一定价源于我们内部价格体系的自身平衡;另一方面,因为2025年小鹏汽车整个销量在不断往上走,实现规模化以及技术融合上的降本,并不是把大量的成本加持在价格体系上涨或者对于用户极大需求下降。
提问:小鹏X9超级增程为什么想用磷酸铁锂的电池,确实体积更大,更难布置,安全是一方面,小鹏也用三元锂的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今年缺货挺严重,给小鹏X9留了多少产能,如果小鹏X9爆单了,最终能交付多少?
李一凡:小鹏确实有磷酸铁锂电池,也有三元锂电池,我认为可以分成几个层面来看:
第一,在整个增程技术路线上,我们几乎所有的车型选择的都是磷酸铁锂,它是平台化的技术体系,从规模效应与安全性能双维度考量,这是我们的战略方向,同时也是我们在车型能源形态布局上的核心思考之一;
第二,相较于增程与燃油车型,纯电车型目前的热销区域尚未覆盖全国,成为全场景下的主力热销产品;而增程车型的核心用户 —— 有远途出行需求的家庭及人群,往往会面临更多复杂行驶工况,因此我们这次也提升了增程车型的安全系数考虑,以更好适配其使用场景诉求;
第三,对于大尺寸纯电车型而言,受车重影响,即便拥有优秀能耗管理能力,也难以将纯电续航突破 700km 乃至 750km 以上 ,这时候不得已一定要用三元锂。
何小鹏:每个企业都有选择,我们选择的是平台化电芯。电芯就是一个平台化电芯,电芯的产能没问题,因为所有增程的电芯(包括今年这一款X9,以及明年7款的增程)全部都是一种电芯,所以它的电芯是一个产线,都是一模一样往前走的,因此没有这种压力。
汽车行业是永不停止的马拉松
提问:小鹏汽车的市值已经超过了吉利汽车,也超过了理想汽车,想问一下您的心情怎么样?
何小鹏:我很不喜欢看股价,我觉得一颗平常心很重要。第二,汽车是一场马拉松,叫作“永不停止的马拉松”。
我更考虑的是中长线,如何能够不用在这样一场永远在拼价格、品质、性能这三要素里面的一种比拼,因为这是基础,但是它不是全部,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不是这样比拼的;它比拼还有其他的因素和元素。
我原来是做互联网的,我一直觉得物理和AI会耦合,在今天的汽车领域,物理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所以你不觉得AI的价值有太大。
但是在互联网世界里面,软件价值基本上是全部,在机器人的世界里面,物理和AI可能各占50%的价值。
所以我也在不断地思考,将来真正把物理和AI组合起来,那个时候可能我们的效益会更好,我们的壁垒会更高,我们的利润会更好。
从某种角度,我相信真正要做成一家全球的科技公司,要看得更远一点,今天所有的快乐或者痛苦都只是过眼的云烟,只是中间一个过程而已。
Q4盈利概率是“五个九”
提问:您年初有说到过,公司可能在第四季度会实现单季度的盈利,您现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另外从过去一年在“ICU”的状态到现在慢慢复苏起来了,这个过程当中您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何小鹏:我们刚刚发了财报,如果在财报之前都不敢答。这次财报没有人问你问的第一个问题,实际他们心中都很笃定,我们心中也很笃定,我们盈利的概率是“五个九”,先不敢说百分之百;
非常重要的点是你后面问的问题,在小鹏的体系里面,我们期望有四个能力都要能做好:第一个是技术,第二个是商业;第三个要把全球能力做好,最近的5年是中国企业走全球非常好的5年,再踩晚可能就会失去机会,当然中国的有些公司还是能够创造奇迹的,现在都不敢说满了;第四个要把体系能力建好,在2022年小鹏碰到挑战之后,我们在2023、2024、2025年做了巨大的变化和调整;
我觉得我们现在通过努力,调整了一些,做好了一点点,但我还是非常兴奋,我觉得2026、2027、2028这三年对小鹏是再上大台阶新的一年;
三季度我们大概花了24个亿做研发,四季度会更高。实际上,小鹏是一个研发效率特别高的公司,我相信在这么高的单季研发投入情况下,我期望在未来的三年,大家会看到我们进入到从AI驱动开始正在进行的,融合的创新里面,涌现出更多的完全不一样的硬软件能力,这是我非常期待的,在那个基础之上,走向全球做更好的商业以及形成更好的壁垒,这是在下半年和未来几年努力的事情。
2026年汽车市场竞争更残酷和更血腥
提问:现在已经是2025年11月,马上将要迎来2026年,您认为明年车市会不会发生什么颠覆性的变化?对明年车市格局有没有什么预判?
何小鹏:我觉得每一家车企,谁都是战战兢兢,我们坚持行稳致远。一年前我们很难想到,中国车市现在的变化,一年后也很难想到,我觉得变局特别多。特别在智驾里面,会不会从明年开始初步看到(自动辅助驾驶)iPhone4时刻的到来;唯一敢确定的是2026年汽车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残酷和血腥。
提问:之前有一些车企CEO也说过,未来5年内可能会只存活几家头部,现在也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其实大家虽说都很艰难,但是都还活着。
何小鹏:在互联网因为有网络效应,很容易见谁赢谁败。汽车没有这个,起码目前没有;
汽车市场是一个更大和更持续存在的市场,而且它影响了大量的供应链和生态企业,所以我刚才一直都告诉我们内部的同学,这是一个长期的马拉松,甚至叫永不停止的马拉松。
我自己觉得它(挑战节点)会分级、分类。我认为在硬件的时代里面,第一、第二、第三阵营都可以找到足够的存活点;但是在硬件+软件的时代里,会加入刚才讲的互联网的一些效应,这个时候第一阵营和第二阵营会越拉越远,越跑越远。
比如说,我们现在一个痛苦的事情是:明年的AI训练费用已经到达一个很高的数字了,那后年怎么办,大后年怎么办?
因此,我们会考虑3—5年的逻辑,要多大的收入,多少的利润才能够支持这么大的投入,我用什么样的方式降低投入且保持竞争的优势,这些都是要提前去思考、研究的。所以,正因为有很多的变化因子,所以我还是觉得2026年(汽车市场的竞争)会更精彩,更残酷和更血腥。
雷递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