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营收销量双增长,吉利靠私有化极氪在新能源存量竞争中谋变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周琳 刻度财经 时间:2025-11-22 12:56:17
这场整合能否带来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出品|刻度财经

今年5月份,吉利宣布收购极氪全部股份。这场行业趋势下的品牌整合动作,既承载着吉利补全高端新能源短板的期待,也面临着协同效应释放与盈利攻坚的双重考验。

手握银河、帝豪、星瑞等畅销品牌的吉利越战越勇,无论是在新能源领域还是燃油车领域都表现出色。2025年10月,其在国内的市场销量位居第二名,市场份额较第一名比亚迪仅差3.6个百分点。

但如果把时间拉长到整个第三季度,会发现这家传统车企依旧处于业绩增长的瓶颈期。

《刻度财经》翻看吉利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发现,该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891.9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归母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59%。前三季度总营收2394.7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131亿人民币,同比微降1%。

图源:吉利股份2025年三季度报告

吉利也在加快修补极氪漏洞,推动极氪进入收入增、亏损减、毛利升的趋势。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极氪收入810.14亿元,同比增长4.9%,第三季度交付14万辆,同比增长13%),极氪G6、极氪001等主力车型持续贡献销量,且平均售价维持在30万元以上,高端定位稳固。

极氪盈利能力也得到改善,毛利率同比增长5.1个百分点至19.0%,主要因智能驾驶软件订阅收入占比提升、供应链成本优化,极氪也因此将亏损同比收窄78.4%,但净利润仍为负数(-5.23亿元)。

图源:吉利控股集团公众号

此前吉利就介绍称,将吉利与极氪整合后,每年将节省10%–20%研发费用。供应链端,极氪并表后,动力电池等核心部件的集采规模扩大,电池成本有望降低15%,整体供应链成本有机会减少5%–8%

另一方面,吉利对极氪的投入并没有换来预期回报。

2021年,极氪汽车首款车型极氪001凭借着猎装轿跑的定位迅速打开市场,成为中国品牌首个实现单车月度交付破万的豪华纯电车型,并持续蝉联30万以上纯电销冠宝座,助力极氪科技顺利登陆美股市场。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竞争加剧,极氪的竞争力急速下滑。

根据极氪科技公布的数据,在金九银十旺季期间,公司9月份的汽车销量为51159辆,同比仅增长8.5%。而新能源车企中零跑汽车、小鹏汽车的9月销量分别为66657辆、41581辆,增长率高达97%、85%。

今年1-10月,极氪累计销量同比下滑2%至16.5万辆,距离32万辆的年度目标还有15.5万辆的差距,销量进度仅二分之一,想要在未来两个月实现销售目标几乎不可能。且极氪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导致吉利白白浪费资源。

03车企品牌整合期:效率优先下的生存之战与价值重构

不仅是吉利,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入精耕细作阶段,品牌整合已成为车企穿越行业周期的核心战略选择。

从吉利私有化极氪实现全资控股,到长城汽车梳理哈弗、魏牌、欧拉、坦克品牌矩阵,再到广汽整合埃安、长安优化UNI系列与深蓝品牌定位,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纷纷告别多品牌扩张模式,转入以降本增效、资源集中、价值聚焦为核心的品牌整合期。

这一行业趋势的背后,是市场竞争、财务压力与技术变革三重因素的叠加,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正从规模竞赛向质量竞争深度转型。

品牌整合的核心驱动力,是行业增量见顶与成本高企倒逼的效率革命。过去十年,车企普遍奉行多品牌、全市场战略,试图通过品牌矩阵覆盖从低端到高端的所有细分市场。

吉利孵化极氪、领克,长城推出坦克、沙龙,新势力也纷纷布局子品牌,导致行业内品牌数量激增,仅自主新能源品牌就超80个。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