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上汽大众押注 ID. ERA,杀入增程 9 系主战场

IP属地 中国·北京 钛媒体APP 时间:2025-11-22 14:06:29


广州车展现场拍摄

2026年,合资品牌的新能源产品将会密集推出。

今年上海车展,上汽大众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 ERA首发亮相;此次广州车展上,上汽大众宣布全新的新能源产品序列定名为ID. ERA,将实现纯电、混动、增程三大技术路线的全面覆盖。

根据规划,2026年,上汽大众将会有6款全新新能源车型登场,其中4款是ID. ERA系列产品。

作为新系列第一款产品,也是大众首款增程9系车型,该车将会在2026年年初推出,届时,新车还将把ID. ERA概念车上的众多前瞻科技实现量产。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增程式汽车销量达116.7万辆,同比增长78.7%,更有某新势力凭单一增程路线冲入豪华品牌销量前五。

增程车型市场的火爆,也引得越多的汽车品牌开始加入增程市场。市场竞争早已白热化,上汽大众却还要杀入 “增程 9 系” 战场,将直接与问界M9与理想L9正面竞争。

其背后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对新能源技术路线的妥协,“既然消费者喜欢,那就也加入”;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合资品牌试图不按常理出牌,是一次对市场的正面硬刚,从2026年开始,合资品牌将真正开始下场参与新能源市场竞争。

后来者ID. ERA,胜算几何?

上汽大众首款 9 系增程产品,目前能看到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其搭载了大众经典 EA211 1.5T Evo Ⅱ 增程器,热效率达 43%,百万台装机量验证可靠性,还融入保时捷同款 VTG 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解决增程器 NVH 与效率痛点。

很多业内人认为,作为一辆增程车,它的发动机只是一个充电宝,但在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李俊看来,“匮电状况下的驾驶表现是增程车质量好坏的分水岭,我们用燃油车上的EA211发动机做增程器,能确保匮电状况下加速性不受影响。我们的优势是断代式领先的增程器,同时还把过去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的短板变成长板。”

由于进入得晚,市面上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增程产品,李俊表示,从产品定义本身出发,会大量参考现有新能源产品用户的痛点来做适配、解决,“别人犯过的错我们坚决不能犯”。

李俊举例解释说,比如现在很流行的零重力座椅,实际上安全带是要保护人的安全性,零重力座椅下去以后安全带反而会变成伤害你的利器。但是消费者喜欢,又不能没有。那就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到既安全又符合消费者喜好的水准。

再比如座舱里面的各种屏,有的做得很长,有的做得很多,但在夜间行驶情况下,太亮的屏幕会影响驾驶员的观察。如果影响驾驶员观察后视镜,就要有一些相应的调整。类似这些产品的细节,上汽大众都会进行大量的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ID. ERA系列产品采取的合作模式是“中德共创适配中国场景”。与原来传统合资品牌“技术引进” 模式不同,ID. ERA系列产品形成了“中国场景定义需求-德国技术优化方案-全球标准验证”的闭环。比如,中国团队主导城区 NOA 等本土驾驶场景开发,德国团队负责底盘与安全架构打磨。

在与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Fabio stoelzel 沟通中,他表示,上汽大众在产品研发中要遵循的8000多项工程标准,这是我们始终在坚守的,也是优势之一。我们不仅能满足国标,甚至能满足国标之上更严苛的要求,这也是市场当中很少见的。

Fabio甚至说道,“现在中国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挑战也很大,很多主机厂包括供应商都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但所有这些都不是我们在质量标准方面打折扣的借口。因为质量是上汽大众的生命,是我们品牌的核心,同时也是我们对中国消费者的承诺,在这一点上,我们永远不会妥协。”

那么,对于一款即将推出的增程车而言,除了德系品质之外,到底还有哪些产品亮点是与其他增程车型不同呢?

具体的产品细节,Fabio并未透露太多,但他表示,上汽大众始终坚持德国工程体系的严苛标准和技术沉淀,同时积极与中国本土供应商进行合作,共同推进 AI、智能座舱等技术研发。目前,上汽大众已与百度、腾讯、Momenta、酷睿程等伙伴建立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前瞻技术落地。

在产品细节上,可以期待的是上汽大众推出的这款旗舰增程9系产品,相比市面上的增程产品,会有很多细节品质层面的提升和改善。

业内预测该产品的定价区间或将在40万元以上,作为合资品牌的增程车型,该产品优势明显,但劣势也明显,最大的劣势之一可能是新势力增程车型已深入人心,传统合资品牌如何破局消费者认知?

在当下“定价决生死”的大环境之下,若最终定价与配置不能实现越级表现,也很可能会陷入“上打不过新势力旗舰,下被自主中端增程车型挤压” 的尴尬境地。

若能在定价上释放更多诚意,同时围绕 “全场景无焦虑 + 德系操控质感” 打造清晰的产品标签,上汽大众首款 9 系增程产品也有可能在增程赛道撕开缺口。

向新能源车市场发起进攻之战

上汽大众一直秉持“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战略,在研发新能源产品的过程中,从未放弃燃油车,这一直是被吐槽的点——新能源转型缓慢。

据李俊透露,燃油车细分市场应该比去年有持续的提升,整个市场战略也有一定的成果落地。从整体销量上来看,上汽大众今年全年销量维持在100万辆以上。明年还是以100万辆的年销量为目标,同时会更加注重整个产品线的结构分布,至少会有20%的新能源产品。

在燃油车上,上汽大众一直在推进智能化的升级,Pro家族2026款具备了高阶NOA功能,新上市的朗逸Pro搭载了基于高通8155芯片的智能座舱,车机融合了百度文心一言、DeepSeek大数据模型。

因此,在整体市场表现上,上汽大众今年很多产品一直在升级迭代,价格也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不太“背刺”消费者,总体趋势较好。上汽大众10月终端销量9.25万辆,截至前三季度,品牌累计终端销量已达78.7万辆。

李俊直言,“以前我们在燃油车市场进攻,在电动车市场发展较缓慢,从明年开始,随着全新的6款新能源产品上市以后,我们将会发起在新能源市场进攻的号角,上汽大众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各个领域里,都会崭露头角。除了油车的防守,我们还会在新能源车市场上打起进攻之战。”

不过,李俊也强调,“油电同进”意味着两个市场的产品都保持投入,而不是像部分车企停止燃油车开发。未来包括明年,甚至到2027年,上汽大众仍会在燃油车上持续研发投入,确保这条传统优势赛道始终具备竞争力。

上汽大众目前已有超过40年的历史,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合资品牌之一。Fabio坦言,“我们知道新能源市场变化速度是非常快的,因此我们改变战略,希望把燃油车市场的成功复制到新能源板块里面,能实现真正的油电同进。”

可以预见的是,明年国内新能源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惨烈,市场格局目前来看还未到终局。造车是一场马拉松,跑得快还得跑得稳,合资品牌能否实现翻盘,还需市场来验证。(作者|张敏,编辑|李玉鹏)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 Barron's巴伦中文网官方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