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O前第一大股东离场。
作者|刘钦文
编辑|高远山
当你手指滑过汽车门板精致的饰条、目光扫过仪表盘的流畅曲线,这些看似平常的汽车内饰,背后是一家正在资本市场奋力前行的企业故事。
上海通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领科技”)的汽车内饰件产品,每天随着无数乘用车穿梭于城市街道,走进千家万户。这些看似普通的门板饰条、仪表板饰板和中控制台,却承载着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长达九年的上市梦想。
通领科技将于11月21日迎来北交所上市审议会议。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企业早在2015年就挂牌新三板,并在2016年首次冲击上交所主板,但以失败告终。时隔七年,公司转而冲刺北交所。
01
给大众、奔驰做内饰件,
年入10亿冲刺IPO
通领科技主要从事汽车内饰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门板饰条、主仪表饰板、中控饰板等。
这些产品看似是车辆的 “装饰配角”,实则承载着功能集成与美学呈现的双重价值 —— 既需要满足汽车行驶中的结构稳定性要求,又要适配不同品牌的设计风格,因此具备较强的定制化属性。
![]()
图源:《招股书》
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客户沉淀,目前,公司已进入30余家国内外主流主机厂供应链,客户涵盖一汽大众、北美大众、上汽通用、比亚迪、福建奔驰、捷豹路虎等。
其中,大众、一汽、上汽集团常年位列通领科技的前五大客户之列。2022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3.34%、61.79%、61.15%和52.4%。
大客户的加持下,2022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通领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92亿元、10.13亿元、10.66亿元和4.8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5亿元、1.12亿元、1.31亿元和0.87亿元。
然而,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今天,通领科技的业务结构却显得滞后。
2022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通领科技燃油车内饰件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38%、75.78%、73.36%、70.93%。
相比之下,新能源车内饰件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33.62%、24.22%、26.64%、29.07%,不仅占比低,而且增长乏力。
通领科技对此解释称,2023年以来,公司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配套比亚迪汉的高配产品销量较2022年大幅下滑,同时大众Atlas、雪佛兰科罗拉多皮卡等境外燃油车项目量产,导致燃油车收入占比上升。
![]()
更值得关注的是通领科技市场结构的变化。2022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通领科技境外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74%、37.56%、41.87%、51.26%,外销收入占比已超过半壁江山。
其中,通领科技来自美国的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7%、23.06%、24.34%、25.89%,逐年走高。然而,关税如同悬在通领科技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24年5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25%提升至100%;2025年2-4月,美国多次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之和为145%。
经过多番变动,截至2025年10月29日,通领科技输美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为72.97%。2025年10月30日,美国宣布将取消对华加征的10%“芬太尼关税”,24%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2025年11月起,公司输美产品进口关税税率仍高达62.97%。
通领科技坦言,“若未来贸易政策持续变动、其他主要销售国家或地区的贸易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美国进一步针对中国电动汽车或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均可能造成公司产品不再 具备成本优势,存量项目毛利率下滑、难以新增定点项目,进而导致经营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
02
IPO前第一大股东离场
除了业务外,通领科技冲刺北交所IPO的路途上,股东问题成为监管层反复询问的焦点。
2007年6月25日,新潮集团与智达复合合资设立了通领有限,各持股80%、20%。其中新潮集团的控制人为项春潮,智达复合的董事长为江德生。
2011年,江德生以306.92万元的出资额成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7.56%。2015年11月,通领科技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2016年6月、2017年12月,通领科技两次向上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
此时通领科技的股权结构为江德生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7.65%,项春潮、项建武、项建文分别持股13.86%、8.34%、7.89%。项建武、项建文为项春潮之子。项春潮为实际控制人,合计可实际支配64.078%股份。
![]()
图源:《招股书》
通领科技向资本市场的首次申报,便因为第一大股东问题被重点关注,最终无疾而终。
因此项春潮与其他股东自2020年下半年,与江德生一直洽谈江德生股份减持事项至2021年。 2020年2月,江德生辞去总经理职务。2021年1月,江德生持有1311.81万股,2021年4月开始陆续出售其持有的大部分股份。2022年5月,江德生持有的股份已降至5%以下,直至2024年12月全部减持完毕。
江德生历次股权转让价格差异较大的问题也受到北交所关注。
《回复函》显示,江德生2021年4月的转让价格为9元/股,2021年-2022年的转让价格为8元/股,2024年12月的转让价格为18元/股。北交所要求说明,报告期内股份转让价格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其合理性,受让方受让股份合理性,是否存在股份转让纠纷等。
“江德生历次股份转让定价依据合理,股份转让价格差异较大主要系转让间隔时间较久,二级市场行情发生较大变化,具有合理性。不存在股权转让纠纷等。”通领科技表示。
尽管江德生本人已完全退出,但他的部分亲属仍持有通领科技的股份。
截至目前,江德生之子江经纬持有公司0.0777%的股份,江德生之配偶顾秀花持有0.0002%的股份,江经纬之配偶陈桓也持有0.0002%的股份。
在江德生逐渐淡出的同时,项氏家族的控制权却在不断加强和明朗化。
项氏家族的核心成员包括父亲项春潮以及他的两个儿子项建武和项建文。项氏家族不仅依靠直接持股,还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扩大其控制范围。项春潮与另外23位股东结成一致行动人。
![]()
图源:《招股书》
这23名股东中,多位为项氏家族亲属,包括项春潮的配偶、项建武的配偶、项春潮的弟弟和姐姐等。
“家族企业较非家族企业有利的方面是家族企业注重远期利益,考虑代际传承,基业长青;不利方面是企业管理家长化,专制化,不利于企业引进外部人才。”股权高级合伙人律师刘永斌表示。
![]()
![]()
图源:《招股书》
通过这些安排,项春潮及其一致行动人共同控制了公司75.88%股份对应的表决权。这一控制权结构在2022年12月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公司将实际控制人由项春潮一人追溯变更为项春潮、项建武、项建文父子三人。
其中项建武在公司的地位尤为突出。他不仅作为实际控制人之一,还担任公司董事长的重要职务。
项建武出生于1984年,本科学历。他于2006年3月至2007年6月在上海春潮实业有限公司担任成本会计,随后在通领科技历任工程师、财务总监、采购总监等职。2020年2月22日,他因公司整体发展规划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职务,同日被任命为通领科技董事长。
03
用购物卡发奖金避税,
曾被监管多次警示
江德生的离开,解决了通领科技股权上的问题,项氏家族也完成了控制权的进一步巩固,但公司治理层面的诸多问题依然备受监管关注。
通领科技在2020年至2021年间,创造了一套非常规的奖金发放机制。公司通过购买购物卡的形式,向核心管理层发放奖金,总额达到1441.95万元。
2020年,公司通过购买购物卡的方式向项春潮、江德生、项建武、江经纬及张靖军五人发放奖金724万元;2021年,再度发放717.95万元。
![]()
公司坦承,这种操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规避个人所得税。已于2021年11月起停止该行为,并完成整改。
此外,通领科技的信息披露问题同样引人关注。
监管记录显示,通领科技及其管理层在报告期内已多次收到监管警示。
2022年9月,因未及时披露签署辅导协议及向证监局报送辅导材料,公司及董事长项建武、董事会秘书彭建平被口头警示。
2024年11月,公司再度因代实控人、关联方垫付欠缴个税未及时审议披露,以及内部控制不完善等问题,遭到监管口头警示。
据公告披露,通领科技于2022年为项建武、江经纬代为缴纳个人所得税175.23万元,两人于当年度归还了相关款项并支付利息2.74万元。2023年为项建武、项春潮、江德生和江经纬代为缴纳个人所得税326.4万元,上述4人于公司代缴后1个月归还了代缴税款。
此类垫付行为与公司此前 “通过购物卡发放奖金避税” 的历史遗留问题相关,为整改避税问题,通领科技代缴税款形成垫付,而该过程未纳入规范的关联交易管理流程
![]()
此外,2024年12月17日,通领科技还披露了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宣布对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的财务报表与附注进行全面更正。
通领科技的会计差错更正涉及净额法调整、收入跨期等多个领域,各期调整项目均超40项,对各期净利润的影响比例分别达-5.51%、-11.7%、1.63%和-5.3%。
对此监管层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故意遗漏交易、内控薄弱等问题。而通领科技回应称,差错源于相关人员对会计准则的理解应用不到位,否认存在利润操纵、恶意舞弊等情形,并强调更正已获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协助,且履行了完整审议程序,会计师事务所也出具专项鉴证报告为更正事项背书。
你对通领科技项氏家族的故事还有何了解?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