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AI需求引爆的内存供应链风暴正席卷全球手机行业。
据追风交易台,伯恩斯坦最新研报显示,AI需求强劲推动下的内存芯片涨价周期已经到来,2025年四季度移动DRAM合约价环比上涨30%-40%,NAND价格环比上涨高个位数百分比,涨势或持续至2026年上半年。
伯恩斯坦表示,历史经验表明,内存价格上涨对不同定位智能手机的冲击存在显著差异。中低端机型如Redmi系列受创最重,内存成本占ASP超10%,若面临40%涨价,小米智能手机毛利率或下降2-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高端机型如iPhone影响轻微,因为内存成本仅占ASP的4%。
分析师指出,内存涨价对相机组件供应商的影响呈现差异化和滞后性特征。相机镜头供应商受冲击较小,而相机模组存在1-2个季度的滞后影响,且苹果供应链受冲击程度明显小于安卓供应链。
AI需求引爆涨价周期,2026年上半年或延续
与过往单纯由供需周期主导的价格波动不同,此次涨价的核心驱动力来自AI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 每台AI服务器的DRAM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NAND需求则达到3倍。
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三星、SK海力士等芯片巨头纷纷调整产能布局,将资源从利润率偏低的手机用LPDDR芯片转向利润丰厚的HBM(高带宽内存)产品,后者毛利率可达50%-60%,远超传统存储芯片的30%。
这种产能转移直接导致手机内存供应持续紧张。
数据显示,2025年Q4移动DRAM合约价环比涨幅已达30%-40%,NAND价格也出现高个位数增长,而DDR5 16Gb颗粒单月涨幅更是飙升至102%。
更严峻的是,芯片厂商暂停报价的举动进一步加剧市场恐慌,使得手机厂商陷入"买则亏损、不买则缺货"的两难境地。伯恩斯坦指出,这种供应紧张局面至少将持续至2026年上半年,甚至可能蔓延至2027年。
中低端机型首当其冲,高端机型较为安全
内存涨价对手机行业的影响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差异,这种分化在历史周期中反复上演。核心原因在于内存成本占不同定位机型 ASP(平均售价)的比例悬殊:
基于2025年数据,苹果iPhone 17 Pro Max等高端机型内存占ASP仅4%,受涨价影响极小。
安卓高端机型如小米17 Pro内存占比7%,影响相对较小
而Redmi等安卓中低端机型内存占ASP超10%,成为涨价冲击的重灾区。
对于以性价比为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涨价冲击尤为剧烈。
"非洲手机之王" 传音的财报已率先亮起红灯,2025年Q3营收同比增长22.6%的同时,净利润却下降11.06%,直言受供应链成本上涨拖累。而在此前,2024年三、四季度因内存涨价,其移动手机业务毛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小米面临的压力同样明显,当内存价格上涨40%时,其智能手机毛利率或下降2-3个百分点。为应对成本压力,小米计划通过涨价转嫁部分成本,但可能面临销量风险。更重要的是,高端化转型成为抵御压力的关键策略,小米17系列出货量同比增长30%,其中80%为17 Pro/17 Pro Max等高端机型。
历史上看,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上半年内存降价周期中,小米毛利率显著提升。而在2023年四季度至2024年的涨价周期中,毛利率从2023年下半年的16.5%回落至"低双位数"水平。
相较于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伯恩斯坦认为,苹果凭借生态优势和品牌溢价,能够有效消化内存成本压力。
此外,小米通过高端化转型也获得缓冲空间,小米17系列中高端机型占比达80%,显著降低了整体业务对内存成本的敏感度。这种分化趋势在2023年涨价周期中已现端倪,当时安卓中低端机型毛利率普遍承压,而高端机型利润基本稳定。
涨价周期中的生存法则
面对可能延续至2027年的涨价周期,手机行业正在形成新的生存逻辑。伯恩斯坦报告显示,从历史经验与当前实践来看,三大策略已成为企业破局的关键:
高端化转型是最有效的缓冲手段。正如研报所强调的,高端机型内存成本占比低、利润空间大,能够显著抵御涨价冲击。realme等品牌已将产品线向4000元价格带延伸,试图通过品牌升级消化成本压力。
供应链管理能力决定抗风险上限。头部厂商通过长期供货协议(LTA)锁定基础产能,同时加大与国产存储厂商合作降低对外依赖。英伟达为抢占 HBM 产能支付天价预付款的做法,也为手机厂商提供了产能保障的新思路。
技术创新开辟新路径。一方面,厂商通过推广LPDDR5X等高性能芯片提升存储效率,间接抵消成本压力;另一方面,AI 手机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 尽管AI功能对存储要求更高,但智能调度算法可通过数据压缩技术降低实际负载,延长小容量机型使用寿命。
从历史规律看,内存涨价周期往往伴随着行业洗牌。2017年和2023年的两次涨价潮中,中小品牌因资源获取能力弱、成本转嫁困难而逐步退出市场,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此次叠加AI转型带来的产能重构,行业 "强者恒强" 的趋势可能更加明显。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