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这个领域成为新造富“发动机”

IP属地 中国·北京 国是直通车 时间:2025-11-15 16:14:07



文/陈昊星

近期发布的《2025胡润百富榜》显示,2025年共有1434位财富达5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家上榜,比去年增加约31%。上榜企业家总财富约近30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长约42%。

今年榜单,一些“老面孔”的排名下滑;更多“新面孔”加速涌现。

新质生产力成造富新领域

今年的榜单显示,千亿级企业家数量进一步增加,达到41位。榜单前十名中,近一半富豪活跃在新能源、智能制造、高端电子、算力、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另一组数据显示,新质生产力企业家正在集体崭露头角。在前一百名榜单中,有60%的富豪涉足的领域具备新质生产力特征。

例如,来自新能源储能产业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今年财富较去年大幅增长1300亿元,增幅达65%,以3300亿元位列榜单第四,排名上升两位。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今年财富较去年大幅增长1960亿元,增幅高达151%,成为本次榜单中财富增长额最高的企业家。截至统计前,他的个人财富以3260亿元位列第五,排名一举上升14位。这也是他自2015年以来,时隔十年再次闯入前五。

此外,吉利李书福、比亚迪王传福、寒武纪陈天石等企业家为代表,他们深耕新能源、智能科技、高端制造核心赛道,凭借技术突破与产业创新,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者。



今年有276位企业家的财富较去年出现缩水或停滞,其中有38位直接跌出榜单。受影响最明显的是消费品行业,占比达到16%;其次是房地产行业,占13%。财富缩水幅度较大的企业家包括万达的王健林、世茂的许荣茂、碧桂园的杨惠妍等。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指出,过去农业、零售和房地产长期是造富的主要领域,2015年富豪榜十大富豪有一半都是房地产企业,但如今在前100名榜单中,房地产企业只剩下一家。

他观察到,新晋富豪主要活跃在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而前十名中占比也超过一半。结合最新“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的“新质生产力”方向,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和新工业革命正成为财富流向的主要动力。

新消费领域迎“新面孔”

此次究竟有多少“新面孔”上榜?胡润百富也给出了一组数据。2025年,共有约376位企业家首次上榜,数量是去年的近7倍。

其中,新消费(如盲盒、潮玩、奶茶等)领域功不可没。这些新上榜的企业家依托产品创新和品牌升级迅速扩大市场影响力,因而成功跻身榜单,成为今年财富版图变化中的亮点之一。

在新消费领域,泡泡玛特38岁的王宁财富比去年增加1500多亿元,进入榜单前20,同时位列今年企业家财富增长前三;集换式卡牌龙头卡游的李奇斌、齐燕夫妇以600亿元首次上榜,跻身前100;“奶茶”界知名品牌古茗、霸王茶姬和沪上阿姨成功上市,创始人39岁的王云安、30岁的张俊杰和47岁的单卫钧及其妻子周蓉蓉分别以185亿元、135亿元和95亿元财富首次上榜;在金价大幅上涨的红利下,老铺黄金的徐高明以695亿元财富首次上榜,位居新人之首。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涌现的新消费品牌,更多来自新生代消费者独特的消费文化与创造力。

在他看来,成长于物质更为富足年代的新一代年轻人,对品牌、时尚和创意产业持有更开放的价值观,更愿意为情绪价值、设计感和个性化买单。因此,新消费业态的崛起,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由代际差异推动的创新现象,也是中国消费结构从“满足基本需求”走向“追求精神和审美价值”的重要信号。



中西部城市群有望进一步跃升

在地域结构上,今年的上榜企业家分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区域来看,长三角地区有483位上榜者,占比34%;粤港澳大湾区有363位上榜者,占比25%。

从深圳企业家榜单来看,今年共有147位企业家进入榜单,仅次于上海(152位),多年以来首次超过北京(146位)。

此外,一些非长三角、珠三角的省会城市排名也明显上升,包括福州(9位,新增3位)、西安(7位,新增2位)、武汉(7位,新增2位)、石家庄(7位,新增2位)以及南昌(6位,新增4位)。这些变化表明,区域创新与产业机会正从传统核心区向更广泛地区扩散。

张燕生分析称,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在创新领域的优势正在快速强化。大量创新型企业家的总部虽设在深圳,但实际业务重心正加速向长三角迁移,因为当地在人才、产业生态和创新环境方面具备更强吸引力。这就造成了长三角领先,粤港澳大湾区紧随其后的格局。

他预计,中西部城市群有望从过去的“崛起者”进一步跃升,真正迈入全国第一方阵,成为新的增长极。尽管当前中西部与东部发达地区在消费能力和产业成熟度上仍存在差距,但随着新赛道的不断铺开,中西部省会城市将成为未来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受益者。

个人如何抓住时代的机遇?

胡润基于当前增长速度乐观预计,中国有望在五年内诞生首位万亿级企业家,甚至最快三年内就能实现;同时,千亿级企业家数量或将在同期突破百位。

个人如何抓住时代的机遇?

李稻葵建议,普通人不必认为这些赛道遥不可及。即便无法从事高端技术研发,也可以从产业链的末端切入,比如学习AI辅助工具的使用、掌握智能设备维护技能、参与机器人相关的基础岗位等,未来都有增长空间。

对于正在选专业或求职的年轻人而言,榜单的变化同样具备参考意义。年轻人应当跳出对传统行业的路径依赖,关注正在崛起的产业,为自己争取搭上结构性变革快车的机会。

此外,股价高企也推动了多位企业家身家大幅上涨。

李稻葵举例,首富钟睒睒的财富是因农夫山泉股价过去一年上涨80%所致,对普通人而言,若能在产业变迁中识别优质资产并适度投资,也可以从财富结构重塑中分得属于自己的一部分收益。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