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大早赶大集的百度和谷歌,不在意是否在风口浪尖上,想的是,带着企业一起赶大集。源源不断的订单、AI基建和应用爆发、以及复苏的股价,都代表外界对老牌AI公司的片面认知逐渐解除。
作者|杨知潮
2018年,著名投资人但斌被问道一个问题:下一个腾讯和茅台在哪里?
但斌的回答是:下一个腾讯和茅台,还是腾讯和茅台。十几年来,不断有人寻找下一个腾讯和茅台,但腾讯和茅台自己,却如同“房间里的大象”一样被忽略了。而事实证明,2018年至今,两家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丝毫不弱于大多数新兴公司。
2023年以后,AI大厂又成了“房间里的大象”。
资本市场追逐OpenAI、Perplexity这样的新宠儿,而谷歌、百度被认为是传统公司,市场似乎已经忘了,它们才是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最多的巨头,它们拥有全栈AI技术。
故事的反转很快来临:硅谷科技公司大规模接入谷歌云服务和TPU、萝卜快跑周订单量突破25万、625家公司接入百度AI搜索、百度慧播星数字人在今年双11带货GMV同比提升91%....
谁会是AI时代的谷歌和百度?
事实证明,还是谷歌和百度。比起流量热度的波动,他们十多年来积累的芯片、架构、模型、应用,让他们率先进入内化AI能力的阶段。
![]()
它们不光要自己立于AI的浪潮,“起早赶集”,还要让这种能力外溢,帮助行业“赶集”。
01 谷歌百度,大厂的后劲
故事总是重复上演。
如果一家科技公司,需要使用GPT模型的API,它会去找OpenAI买,还是找微软买?
答案是,很大一部分客户,更愿意在微软那里购买。数据显示,有接近一半的客户,会从微软那里买GPT的模型服务。这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微软拥有更强大的,将GPT模型落地的能力。
谷歌和百度这样的巨头,也一度活在共识之外。
当奥特曼带着由全新GPT3.5驱动的ChatGPT来临时,谷歌成了全世界质疑的对象。
明明是Transformer架构的发明者,明明是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最多的公司,最后竟然被一个创业公司抢了风头。更糟糕的是,ChatGPT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内容交互方式,它被认为会颠覆谷歌搜索。
由此,谷歌的股价开启了长达三年的低谷期。大洋彼岸,同为AI领域积累最深厚、布局时间最久的大厂,百度也遭遇了类似的股价低谷。
但眼下,情况早已反转。
Gemini在多项能力上反超GPT。谷歌搜索的AI Mode月活在今年7月破亿,谷歌搜索非但没被AI颠覆,还被改造和优化了。
B端业务这边,大量公司的云服务AI订单流向谷歌,甚至OpenAI、Meta都开始与谷歌合作,谷歌云的订单多到产能不足。TPU芯片也开始成了客户们的“英伟达平替”。
百度的情况,几乎与谷歌镜像同步,也是全面开花。
在11月13日举办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会上讲到:“当AI能力被内化,成为一种原生的能力,智能就不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
萝卜快跑,每周全无人订单25万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1700万次,成为全球第一,跑覆盖了全球22座城市,自动驾驶里程超过2.4亿公里,其中全无人驾驶里程已突破1.4亿公里。
![]()
成立至今10年的百度智能云,成为65%央企、100%系统重要性银行及800+金融机构、TOP 10手机厂商、中国市场销量TOP15汽车品牌、TOP10新能源车企等的共同选择,并同时获得具身智能行业渗透率第一。
昆仑芯拿到中国移动10亿订单。
百度搜索也没有被AI所取代,作为国民级产品,月活还在增涨。按照QuestMobile在8月的数据,百度AI搜索月活跃用户规模增长显著,已高达3.65亿,稳居国内AI搜索行业第一。
百度的搜索AI化,比谷歌更加激进。谷歌更多只是在部分答案前面插上一块AI生成内容,百度则是干脆用AI改造整套搜索,李彦宏对此的描绘是:把搜索从一个以文字内容和链接为主的互联网应用,转化为一个以图片视频等富媒体内容为主的AI应用。
现在百度搜索首条结果富媒体化覆盖率已达70%,有625家厂商接入百度搜索AI API。
百度和谷歌的AI搜索数据正在展现一个事实:AI搜索也是搜索,能做好搜索,没道理做不好AI搜索。
双11刚刚过去,百度也宣布了一个和直播带货有关的进展:慧播星数字人。这是业界首个AI全栈式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在刚刚过去的双11里,它带来的GMV同比增长91%。
量变引起质变,当AI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它就具备了自我演化的能力。在2025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了拥有全球首个可商用、自我演化的智能体百度伐谋,它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在真实的产业场景中寻找“全局最优解”。
已经有客户享受到了它的红利。
中信百信银行利用伐谋7x24小时挖掘风险特征,显著提升风险辨识能力。在能源领域,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院将“伐谋”用于海上风电设计,显著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02 谷歌百度的护城河:全栈能力
在全球进入AI时代三年后,谷歌、百度这种“老厂”表现出很强的后劲。背后的原因无它:两家都拥有全栈能力。
在三年前李彦宏喊出“AI要卷应用”的倡议后,全球科技行业也很快意识到了AI应用的价值,各种AI应用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他们试图讲述英伟达和OpenAI的后半段故事:算力和模型有了,但要怎么帮企业内化的呢?
不过成为阶段性赢家的却不是这些创业公司,比如在美股,成为2025年AI应用第一股的是一个有20多年历史的老公司:Palantir。这是一家软件公司,为政务、企业提供中枢软件,主要业务与百度智能云十分相似。
Palantir甚至不是一家传统的AI公司,它更像是一个软件厂商,但最终,它从AI中收获的增长却远超行业水平,原因无它:Palantir长期服务于各行各业的企业,它拥有一套丰富的AI能力内化的经验和生态。
这也是谷歌和百度的优势,甚至在生态方面,谷歌和百度的优势更为巨大:它们是国际大厂中为数不多的拥有全栈布局的厂商。
![]()
图注:大多数AI厂商的能力只能覆盖其中几个环节。
这是一个积攒多年的生态,是两家布局20年的成果:
在芯片层,两家分别有昆仑芯片和TPU。今年4月,百度成功点亮国内首个全自研三万卡集群。
这次世界大会上,百度正式发布新一代昆仑芯和超节点产品天池。
同时,百度宣布,计划未来五年按年推出新产品,持续打造最硬AI云,去助力企业内化AI能力。
在框架层,谷歌有TensorFlow框架,百度拥有飞浆深度学习框架,这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
框架层虽然不像芯片和模型那样耀眼,但却是AI时代“操作系统”的存在,负责算法模型的训练、部署、并行调度、推理加速。
目前有2333万的开发者,在用飞桨。这也是中国市场上唯一可与全球两大主流框架TensorFlow(谷歌)、PyTorch(Meta)正面交锋的深度学习框架。
在模型层,双方分别拥有Gemini和文心大模型。2025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正式对外发布原生全模态大模型文心大模型5.0。模型参数量达2.4万亿,在40余项权威基准的综合评测中,其语言与多模态理解能力与Gemini-2.5-Pro、GPT-5-High等模型持平,图像与视频生成能力与垂直领域专精模型相当,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最后,则是直接的应用层。两家作为老牌互联网巨头,既有相似的产品、相似的爆发,都指向一个方向:应用越多,内化AI能力的落脚点就越丰富。
在TPU大规模外供之前,很少有普通人知道谷歌竟然还是一家芯片公司。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百度身上。在昆仑芯片已经大规模面向多家头部企业与机构实现规模化部署后,百度的芯片业务仍然不被很多人熟知。
IDC报告显示,昆仑芯在2024年国产AI芯出货量,位列第二,超过寒武纪。
![]()
——这就是大厂的深不见底,他们的全栈生态里,布满了各种投入多年的武器。当AI能力落地的时候,这种十几年积累的生态,就会显现出自己的作用。
03 房间里的大象
这种能力在当下非常珍贵。
眼下,AI行业正在跨越一个临界点。正如李彦宏所说:“今天任何一家企业,只有用好AI才能立于不败,任何一个个体只有用好AI才能掌控未来。”
李彦宏说的一句话,让人印象很深,让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人都能“内化这些AI能力”,把AI用起来,真正创造价值。
其实类似的呼吁李彦宏在过去三年里已经多次重复。几乎每一次公开采访和发布会,他都要重复一遍要将AI能力落地,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
早在2013年,百度在硅谷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IDL),成为国内最早开启AI技术规模化研发的公司。李彦宏担任研究院院长,为的是吸引更多AI人才。
如果再往前回溯,35年前,还在北大读书的李彦宏就已经对AI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图注:图源李彦宏百家号。
不过,李彦宏过去多年的呼吁,也如同“房间里的大象”一样被一些人忽视。
但真正的革命性技术不可能永远被忽视。
很多著名投资人都表达过一个类似的意思:如果一个生意看不出来好不好,那就是不够好。但反过来说,只要足够优秀,就总能够被发现。
大会上,李彦宏有这样一句话:“只有当AI被内化为一种原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在各行各业实现效果的涌现,进而引爆一场全面的生产力革命,推动经济增长,让‘智能红利’转化成‘社会红利’。”
起大早赶大集的百度和谷歌,不在意是否在风口浪尖上,想的是,带着企业一起赶大集。源源不断的订单、AI基建和应用爆发、以及复苏的股价,都代表外界对老牌AI公司的片面认知逐渐解除。
“房间里的大象”当然可能暂时被人们忽视。
但大象就在那里。
最后总是能被看到。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