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AI偷走了明星的声音:声音克隆千字10元,律师称非商用不能免责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婷 蓝鲸新闻 时间:2025-11-12 19:52:15
AI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模糊着真实与虚拟的边界。

11月12日讯(记者 赵凯)斯嘉丽约翰逊曾在2013年的电影《她》(Her)中为一个人工智能助手配音,后来OpenAI将电影中的场景变为了现实。

ChatGPT推出语音模式时,其中一款配音与约翰逊声音极为相似。对此,斯嘉丽约翰逊发布声明,指责OpenAI 为 ChatGPT 创建的配音Sky与她本人极其相似,此前她曾拒绝亲自为ChatGPT配音。

斯嘉丽约翰逊曾经遇到的问题如今伴随着AI的高速发展正频繁发生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配音演员称被亚马逊广告侵权

11月5日,配音演员穆雪婷在微博发布视频《我被侵权了@亚马逊广告》,穆雪婷在视频中表示两个月前一名亚马逊工作人员找她录制了《亚马逊水手星计划》系列片,工作人员称该系列片将有7集,后续在8-9月她录制了该系列片1-3集,并约好10月中继续录制,但后续未如期录制。后来在该系列片发布的4-6集中她却听到了与自己几乎一模一样的声音,她认为自己的声音在未经本人合法授权的情况下被非法用于AI模型训练。

11月8日系列片制作方黑也文化发布致歉声明,将此事归结为工作疏忽。

事实上,这并不是配音演员第一次陷入AI声音侵权纠纷,2024年4月2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进行了一审宣判。配音师殷某认为其声音被短视频平台及制作方等5家公司利用AI生成语音产品,严重侵犯了自己的声音权益,遂将其诉至法院。法院判决这几家公司构成侵权,并赔偿殷某经济损失25万元。

北京来硕律师事务所李肖峰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声音权,未经本人同意,通过AI训练并生成模仿声音的行为是对其声音权的侵犯。同时,若侵权主体使用AI生成的声音,误导公众错误的以为是配音演员本人配音,还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构成引人误认为她与产品或服务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此外,李肖峰表示,非商用并不是免死金牌。

虽然AI声音克隆存在极高的法律风险,但记者在二手交易平台查询发现,AI声音克隆服务价格极为低廉,1500字左右的声音克隆服务甚至不到10元。实现这一切只需要1分钟左右的单一人物声音文件即可。

从斯嘉丽约翰逊到温峥嵘,AI的边界在哪里

从斯嘉丽约翰逊发布声明至今已经超过一年,但类似的剧情却依然在不断上演。

近日,不少网友发现演员温峥嵘身着三套不同服饰,在卖着不同的产品,在同一个时间,出现在了不同的直播间直播带货。然而事实上,这些版本基本上都不是温峥嵘本人。

不止网友,温峥嵘本人也曾经目睹分身直播,她表示自己有一次拍完戏回到家中,当时并没有在直播,结果刷手机正好看到自己在直播。我们拍戏到很晚,半夜凌晨三四点钟,我一进(直播间)就说‘你是温峥嵘我是谁’,我一下就被拉黑了。

今年8月,运动员全红婵也曾卷入AI仿冒带货风波。据央视新闻报道,有博主利用AI仿冒奥运冠军全红婵声音带货土鸡蛋,评论区显示大量粉丝误以为这就是全红婵本人,纷纷下单购买链接中的鸡蛋。

从斯嘉丽约翰逊的公开抗议,再到温峥嵘、全红婵等公众人物遭遇的声音克隆与AI换脸盗播,AI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模糊着真实与虚拟的边界,但另一面,现实对此的反应似乎略显迟缓。尽管技术本身无善恶,但其应用必须符合法律与伦理的约束。

今年3月,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了服务提供者应当对文本、音频、图片、视频、虚拟场景等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等。另外,中央网信办也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将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清理整治违规AI应用程序,推动网站平台提升检测鉴伪能力等。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