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正一步步拓展人类感知的疆界,对于正在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上海而言,如何抢抓风口,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加速实现成果转化?近日,由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主办、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协办的“链接者”系列沙龙第一期——“脑机智汇”,在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举办,旨在打通“政产学研医资”全链条,为构建脑机接口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注入新动能。
![]()
今年1月,《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正式对外发布,以医疗场景为核心,以战略产品为导向,重点推进侵入式、半侵入式的产品落地,同时鼓励非侵入式产品的发展。根据《行动方案》,2030年前,上海将打造国家级脑机接口产业发展集聚区,多家脑机接口企业形成全球影响力,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在政策的有力护航下,脑机接口技术正逐步转化为惠及民众的临床价值。
![]()
“我们团队正致力于开发1024通道的全植入式系统,并已建立起从‘虚拟病人’算法预测到动物实验验证的完整研发体系。就在不久前,我们完成了全球首例兼具复杂图形加颜色的视觉重建IIT实验。”上海明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冰在现场宣布。
对于失明患者而言,视觉重建是“绝对刚需”,而脑机接口技术则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我们研发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装置,已经在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抑郁症上显示出明显效果。”瑞金医院脑机接口及神经调控中心主任孙伯民介绍,目前,团队正积极研发非侵入式、可居家穿戴的脑机接口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多元、便捷的治疗方案。
![]()
事实上,这些成果的涌现离不开高质量产业生态的赋能。在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我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脑智天地”建设如火如荼。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顾耀强介绍,依托链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与丰富的临床资源,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已经成为承接上海市脑机接口产业战略功能的核心载体,明确了“三步走”发展路径:从快速集聚到攻坚突破,最终实现引领发展,于2030年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引育超过10家头部企业,主导制定安全标准、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国产化。
![]()
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将以先行启动区载体为依托,布局四大功能平台——脑机接口临床转化中心、科研转化中心、概念验证中心、高质量孵化器。同时,整合区域内研发、生产、临床、服务等多元化产业配套资源,构建“产、学、研、医、政、金、服、用”于一体的产业链生态圈,助力脑机接口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临港集团副总经济师、临港科投董事长翁巍表示:“希望为创新脑机接口企业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金融赋能以及和临床服务的对接,更好地支持这些创新企业转化、产品开发和临床应用。”
![]()
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也正全力打造海外发展服务中心、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海外贸易中心三大平台,并携手国际专业服务机构,推动脑机接口产业走向国际。为进一步赋能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脑机接口等先导及未来产业创新与成果转化,活动现场,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与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重大战略项目投资、重点产业培育与发展、国际化功能提升等领域开展深度协同。
看看新闻记者: 朱齐越
编辑: 朱齐越
摄像: 林羡德
责编: 李吟涛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