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股价一个月涨超400%,新氧要“翻身”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杨凌霄 达摩财经 时间:2025-07-18 00:16:56


出品达摩财经

杀入线下医美连锁行业后,新氧重获资本青睐。

7月16日,新氧(SY.O)股价单日涨幅达16.26%,收于5.22美元/股,总市值达到5.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54亿元)。而就在一个月前的6月16日,公司的股价还徘徊在1美元/股以下,总市值不到1亿美元。短短一个月期间,公司的股价上涨幅度达到444.26%,总市值增长了超4亿美元。

股价的回暖拯救了濒临退市的新氧。根据纳斯达克退市规则,上市公司股价若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股,即将被交易所要求整改。若在180天(可申请延长至360天)的整改期内仍未满足最低买盘价要求,公司就会进入退市听证程序。

作为“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于2019年5月登陆纳斯达克,上市一周内,公司的股价便达到22.69美元/股,总市值超过20亿美元。但此后,公司股价持续下跌,2022年6月时股价跌破1美元/股。

2024年8月,因股价低于最低买盘价要求,新氧被纳斯达克要求整改,期限截至今年8月25日。随着6月中旬以来公司股价回暖,新氧顺利达到监管要求,得以继续上市。

股价回暖背后,新氧正在进行一场从线上到线下的转型。刚上市时,新氧是一个互联网医美平台,主要为消费医疗商家提供信息服务等。但随着抖音、小红书等内容电商平台崛起,公司的生存空间开始受到挤压。

在此背景下,新氧也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先是通过控股奇致激光,试图进入上游光电医疗器械行业。随着奇致激光IPO折戟,新氧又开始押注线下新医美行业,与昔日客户开启“同台竞争”。

今年6月初,新氧“童颜针”业务遭品牌方手撕,更是让公司重回舆论的聚光灯之下。

资本运作失利

2019年是新氧上市的第一年,也是公司利润表现最好的一年。年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2亿元,同比增长86.58%;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但此后两年,公司的营收虽然增长,但利润水平却持续下滑,2021年时更是陷入亏损。

新氧的亏损与其业务模式高度相关。作为一家互联网医美平台,公司此前一直依赖高投入获客。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公司的销售与营销费用分别为4.70亿元、7.26亿元、7.93亿元,占同期营收比分别为40.8%、56.1%、46.9%。

高额营销费用支出下,2021年第二季度,新氧的APP月活跃人数达到850万人的峰值。但随着抖音、小红书等内容电商的崛起,这种获客模式也变得越来越不划算。也因此,公司开始思考走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2021年6月,新氧以7.91亿元的价格收购奇致激光84.49%的股份。奇致激光主营激光及其他光电类医疗设备。彼时,激光、射频、超声等美容仪产品颇受青睐,新氧作为互联网医美平台切入上游设备行业,也是为了实现联动,提升盈利能力。

此外,新氧还计划将奇致激光推向资本市场。2023年9月,奇致激光向北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彼时,国内光电类美容仪产品的市场已经趋向饱和,奇致激光的业绩增速也开始放缓。2024年,公司营收为2.70亿元,仅增长0.30%;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下滑了38.81%。此外,彼时监管方对光电类美容仪等医疗器械的管理也趋向严格,奇致激光在招股书中,也大幅减少了对医美相关业务的提及。

到了2024年12月,奇致激光最终撤回了招股书,终止了IPO之路。随着公司IPO折戟,包括创始人及董事长彭国红、董事张力明、董事王诗宇在内的多位董监高也宣布辞任。

奇致激光的表现也对新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该公司业绩下滑、IPO折戟,新氧在2024年计提了高达5.40亿元的商誉减值,这导致公司当年净亏损达到5.90亿元。

杀入“轻医美”

奇致激光难以贡献更多增量,新氧不得不寻找更多业绩增长点。

2024年11月,新氧正式宣布进军线下,推出轻医美连锁品牌“新氧青春诊所”。彼时公司表示,在过去一年中,“新氧青春诊所”在9座城市开设了17家门店,服务了超过3万名用户,订单量超过10万单。

此后,新氧青春诊所线下店规模持续扩张,近期公司张贴的广告显示,其门店数量已扩张至32家,服务用户人数达到了每月2万人。公开信息显示,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开设50家线下门店,远期目标是开到1000家门店。

对于靠互联网医美平台起家的新氧而言,布局线下医美业务,势必要与昔日的老客户展开竞争。今年6月,公司便因“童颜针”定价问题,与该产品的供应商打起了“口水战”。

此次事件发生于6月10日。彼时,新氧青春诊所宣布将艾维岚品牌的“童颜针”与海月兰水光复配,并将其命名为“奇迹童颜”,以5999元的超低价对外销售。与之相比,艾维岚“童颜针”的价格接近2万元。

这种举动无疑打乱了“童颜针”行业的定价体系。艾维岚的上游厂商长春圣博玛很快发文指责新氧“未通过艾维岚官方正规渠道采购”、“医生未接受厂家培训”,暗指新氧在产品来源、医务人员资质方面存在问题。

此后,双方多次发文隔空“交锋”,新氧创始人、董事长金星也发文称,当前童颜针2万一支的终端消费价非常不合理,并表示之后上市的几款国产童颜针的定价会比较理性,消费者可以更加接近童颜自由。

从财报中看,新氧的线下轻医美业务发展较为迅速。2024年全年,该业务的收入达到1.69亿元,同比增长超12倍。2025年一季度,该业务的收入为0.99亿元,再度实现了551.42%的高增幅。

不过,由于业务处于扩张期,新氧线下轻医美业务的盈利能力并不算强,2024年时的毛利率仅为22.26%,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探至18.78%。未来,该业务能否让新氧实现稳定盈利,仍待进一步观察。

•END•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