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AI重塑艺术,创新驱动未来——章剑华畅谈AI时代艺术创作新趋势

IP属地 中国·北京 江南时报融媒体 时间:2025-10-25 14:10:52

AI重塑艺术,创新驱动未来。10月24日下午,南钢宾馆内气氛热烈,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秋季艺术家读书班在此举行。窗外秋意正浓,会场内思想火花迸发,一场关于AI与艺术未来的深度对话正在展开。



AI不是对手,而是伙伴

“AI是工具,是助手,更是伙伴!”省文联主席、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会长章剑华在专题讲座中开宗明义。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会场顿时安静下来,唯有快门声此起彼伏。

章剑华将AI定位为“提高人类能力的超级工具”,认为其意义可能超越历史上所有发明。他特别强调,AI正在成为艺术创作的“平等赋能者”——通过完全开放、共享的体系,几乎消除了所有技术门槛,让艺术创作从精英走向大众。

六大认知重塑艺术观念

“你弱AI弱,你强AI强。”章剑华提出的六点认知引发在场艺术家的深思。他系统阐述了AI时代的六大核心认知:AI对人类历史具有划时代意义;AI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学艺术创作方式;AI是工具、伙伴,也是助手;AI让我们做得更少却更好;个人的能力决定了AI的效能;AI虽不能超越人类总体智慧,但必将达到甚至超越个体智慧。这番话让不少资深艺术家陷入沉思,纷纷低头记录。

六大能力赋能新时代艺术家

面对AI浪潮,艺术家如何保持竞争力?章剑华重点阐述了艺术家需要提升的“六大能力”:学习力、提问力、想象力、策划力、审美力、行动力。他强调:“在AI时代,学习力不仅是要掌握工具,更是要建立与AI共生的思维模式。”

“未来的艺术家,首先是优秀的提问者。”在论述提问力时,章剑华指出,“提问的精度决定了作品的高度。”他举例说明,精准的提示词能够让AI创作出更符合预期的作品。

在谈到想象力时,章剑华说:“当AI能实现一切时,最珍贵的就是那个'一切'的源头构想。”他提醒艺术家要珍视人类特有的“想象现实”的能力。



此外,章剑华还详细阐述了策划力、审美力和行动力的重要性。他强调,艺术家要向策展人和导演转型,提升审美竞争力,并将想法付诸实践。“在实验中与AI对话,才能真正驾驭它、运用它。”这番话让在场的艺术工作者们深受启发,有人立即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下这六大能力。

创新模式开启艺术新纪元

报告中,章剑华展示了AI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根据歌词生成的几首风格各异的动人旋律MV,歌声绕梁,画面优美,现场不时传来惊叹声,艺术家们亲眼见证了AI如何将想象变为现实。

最引人关注的是章剑华分享的“四个创新模式”。他以最近正在洋河艺术中心举办的《故宫三部曲》AI艺术展为例,描绘了艺术创作与产业融合的新图景。“艺术创作可以像科技创业一样引入风险投资。”章剑华的话打破了人们对艺术创作的固有认知。他详细阐述了人机合作模式——艺术家负责定调与核心创意,AI负责执行与延展,形成1+1>2的创作共同体。

会场内,与会理事景亭表示:“章主席的报告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特别是六大能力的提出,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AI不是要取代艺术家,而是要与我们共同创造更精彩的艺术世界。”

随着讲座结束,艺术家们仍围坐讨论,意犹未尽。这次讲座不仅是一场技术普及,更是一次思想启蒙,标志着江苏艺术界正积极拥抱AI时代,以创新驱动艺术创作迈向新境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