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2 日消息,大众 ID. Buzz 本应为品牌注入全新活力,这款车型深度挖掘怀旧情怀,拥有出色的空间布局,驾驶体验也远超预期。然而,其续航里程在所有电动车中几乎垫底,且价格高昂,只有富裕人群才负担得起。如今,据最新报道,大众不仅正在放缓该车型的生产节奏,甚至将彻底暂停生产。
据 Autonews 报道,2025 年 10 月 20 日至 24 日,大众将暂停在德国汉诺威工厂生产 ID. Buzz 及其姊妹车型 Multivan。
大众表示,此举旨在“灵活调整生产流程以应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换句话说:销量未达预期。
ID. Buzz 上市之初,大众曾宣称汉诺威工厂年产能可达 13 万辆。但现实相去甚远 —— 过去两年中,该车型全球年销量仅维持在约 3 万辆左右。
显然,这一成绩距离大众最初的雄心壮志相差甚远。与此同时,欧洲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疲软,中国竞争对手强势崛起,大众正全面削减其德国工厂的成本与工时。
部分问题源于大众自身的战略失误。在美国市场,ID. Buzz 起售价高达约 6.15 万美元(注:现汇率约合 43.6 万元人民币),超过许多三排座 SUV 的价格,高配版本甚至突破 7 万美元(现汇率约合 49.7 万元人民币)大关。
这与初代 T1“小巴”(Microbus)所代表的亲民精神背道而驰,当年正是因其人人都能买得起,才成就了其传奇地位。大众此次瞄准高端市场,打造出了一款优秀的电动厢式车,却让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
尽管大众表示将加大营销力度并推出更多购车激励措施,以提升轻型商用车系列的吸引力,但面临的挑战极为严峻。新一代竞争者已蓄势待发,例如起亚即将推出的 PV5 车型,预计将提供相近的空间、更长的续航以及更具竞争力的售价,或将对 ID. Buzz 构成直接威胁。(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