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10月18日至19日,上海理工大学迎来了一场智能康复领域的国际盛会——中泰智能康复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暨USST-NSTDA智能康复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举行。
活动现场
活动以“科技智联,共筑中泰智能康复工程未来”为主题,由上海理工大学与泰国国家科技发展署联合主办,标志着两国在智能康复领域的合作迈入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纪元。论坛汇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等在内的二十余位中泰两国顶尖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企业代表。近两百名与会者济济一堂,围绕智能康复技术的前沿趋势、产业转化与应用实践展开了多层次、高水平的交流对话。
在“康复机器人技术前沿与发展”主题论坛上,专家们分享了从柔性机器人到脑机接口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如何突破核心零部件与智能化算法的技术瓶颈,以提升康复训练的精准性与疗效。“康复机器人与人机交互”专题聚焦于用户体验,探讨如何通过情感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更自然、更舒适、更贴合患者生理与心理需求的人机共融环境。“智能康复多学科交叉”主题成为论坛亮点,与会者一致认为,未来智能康复的突破性进展必将源于医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生命科学的深度碰撞与融合。
论坛期间举行的“USST-NSTDA智能康复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将双方长达十七年的合作推向了新的战略高度。该实验室将成为汇聚两国创新资源、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与临床应用的核心平台。同时,中泰双方签署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旨在通过课程互通、导师互聘、学生交流等形式,共同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前沿技术和跨文化协作能力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为智能康复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储备核心力量。
活动同时举办智能康复科技展,吸引了包括中泰两国行业领军企业在内的多家单位参展。从高精度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到智能化的下肢外骨骼,从沉浸式的认知障碍评估系统到居家型远程康复平台,一系列前沿产品集中亮相,生动展现了智能康复产业的创新活力与巨大市场潜力。
回溯历史,上海理工大学与泰国国家科技发展署的合作始于2008年。双方从频繁的学术交流起步,共同发起“亚洲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联盟”,并相继合作在中国及泰国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大会以及首届世界康复机器人大会。双方将以此次论坛为崭新起点,以联合实验室为核心载体,持续深化在科研创新、技术转移、产业孵化与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共同为改善人类健康福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活动由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智能康复工程研究院、上海市康复器具协会康复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亚洲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联盟、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合作中心、上海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联合协办,得到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工程与产业促进专委会与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康复器械专委会等多家权威机构协办。
原标题:《中泰共建智能康复国际联合实验室,共启智能康复新纪元》
栏目编辑:陆梓华 上理工供图
作者:新民晚报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