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汽车 » 正文

方程豹钛7在17万级讲起了消费感知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周伟 易车 时间:2025-09-10 08:11:40

9月9日,方程豹钛7正式上市,以17.98万元-21.98万元的售价嵌入20万价区。即便是顶配价格也距离网友猜测的25万元区间有着不小差距,这样的预期管理让现场所有人沸腾了。

除了最终上市价格外,在接近一个半小时的发布会的上,几乎没有讲解动力总成和一些技术参数,主讲内容集中在智能儿童座椅、宠物舱布置、车规级支架、防晕车模式等细节上。观众席反应说明了一切,大家并不在意方程豹用了哪颗芯片、电池是几C,也没人提问平台架构,只是点头、拍照,然后用“这挺好”沟通想法。

如果抛开价格悬念,即便是25万级,消费者早就对这个价位段的产品有了心理预期。在比亚迪的技术体系背书下,大家心里清楚,该有的配置不会缺,技术能力不会差。

豹5、豹8构建了方程豹在智能越野领域的认知,但越野终究是小众。品牌要想走进主流人群,必须拿出一套足够“熟”的产品,去匹配更广阔的生活场景,嵌入18-22万价区的钛7正是这个转折点。

这个价格带集中了最多的主流家庭用户,也压着新能源SUV配置的分界线。电池、电控、智驾、座舱水准高度趋同,大家“能给的都能给”,技术红利到顶,反而是体验、细节、信任感决定了成交。钛7在发布会上选择强调感知层和使用层,正是理解了这一点。

就像电视的价位和显示技术逐步绑定一样,3000元是LCD,5000元是OLED,Mini-LED要8000元以上。同样,汽车市场也在构建一种价格—技术的稳定锚定关系。20万该是怎样的动力体验?20万该配怎样的智驾能力?20万该给出怎样的消费感知?这些都在消费者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钛7瞄准20万元技术分水岭

钛7瞄准的是一个正在快速固化的价格分层体系。当下新能源SUV的价格结构已经非常清晰:10万元以下是纯代步,15万主打配置感知,20万则开始进入技术标准化的主战区。这个区间是价格和价值的均衡点,也是消费者对确定性要求最高的区域,比如20万的车该省电的都省电、该智能的都智能、该好开的都好开。消费者不问技术行不行,只问靠不靠谱。

在20万级区间,技术和价格之间的绑定越来越清晰,同样消费者对“价值感”也更加敏感,这要求品牌既不能定得太高失去主流用户,又不能低到牺牲品牌定位和产品能力。

从最初更大电池、更高功率、更丰富的功能,到了今天产品之间的技术差距在快速收敛,在20万元价格带上,动力系统、智驾方案、智能座舱水平正在趋于同质化。也就是说,在这个价格段,“该有的都有”,技术能力已经形成共识。

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者买车的时候,不再去细抠三电、芯片、配置,反而先看预算再看品牌,最后挑细节。因为,真正左右决策的是品牌能不能让人信得过,产品体验符不符合自己预期还有服务保障,这种消费路径的转变正在让20万成为一条新的分水岭。

一旦价格带的技术标准稳定下来,留给品牌产品端的腾挪空间就小了。大家能给的都差不多,那就只剩下设计语言、品牌表达、使用体验这些软性部分去争夺用户心智。这就是今天这个市场最难的地方,技术和价格已经划出边界,很少有人再有耐心去听一个车企讲愿景和梦想。

用大五座把方程豹锚向城市出行

发布会上,方程豹总经理熊甜波透露,“过去21个月,方程豹完成了15万辆交付。”豹5、豹8在智能越野的赛道站住了脚,品牌有了识别度,也积累了一批重视产品感受的用户。但要继续增长,光靠越野不够了。再小众的市场,也撑不起一个年销百万的品牌。

钛7出现的核心背景是,方程豹开始从原来的圈层突破,去面对主流市场里的大体量人群。

这一次的切入点,是大五座SUV。可以发现,在方程豹内部都选择让品牌要走到更多人中间,就得从用车频次最高、需求结构最清晰的地方入手,而城市家庭用户正是这样的群体。

大五座解决的是城市家庭日常场景的结构问题。它承认第三排使用率并不高,不再执着于堆叠座位数量,把空间资源还给第二排、还给储物、还给后备厢。从驾乘舒适性,到静音体验,到座舱交互,都是围绕用起来顺手展开的。

一辆家用车如果不够好开、不够体面,消费者不会掏钱;但如果不够实用、不好带孩子、不好出远门,又没法稳定地在家庭用户中流传起来。钛7在这两个方向之间做了一个平衡点,不极端,但顺畅。它做的不是取悦,而是尽量少出错、少让人有顾虑。悦己和宜家的双重定位,概念虽然不新颖,但钛7凭借这些解决了家庭用车的基本矛盾。

更关键的是,比亚迪体系下的技术资源给钛7做了稳定托底。电池、电控、底盘、智驾,让钛7能够在成熟平台基础上去匹配新场景,无论是滑板车、宠物舱、无人机、支付宝,甚至专属的蚂蚁森林。

不到两年的时间,豹系列把方程豹拉进了越野的认知世界,而钛系列让方程豹进入城市,那么钛7则把它摆在了主流城市SUV的选择名单,这关系到整个品牌未来能不能参与下一阶段竞争的问题。方程豹要想继续长,就必须往外扩。钛7是那个“扩”的起点。

让少数人惊喜,让多数人放心

如果说前两年20万还算高端入门,现在已经是新能源SUV技术的标准化价格带,电池容量、智驾方案、舒适性配置等维度都被拉到一个高度,能给的基本都给了,拼配置已经很难拉开差距。钛7选择的20万元价格段,既有理想L6和小鹏G7这种从上往下压,也有传统车企横向截流。

这跟人们买手机、买电视的逻辑开始变得相似。预算3000看LCD,预算5000看OLED,预算8000看Mini-LED。同样,在汽车市场里,10万、15万、20万的技术标准逐步清晰之后,价格变成了技术能力的预期标签。

这对品牌提出了更高要求,靠技术卷出来的红利正在减弱,需要用设计语言、品牌表达、感知体验来创造认同感。说到底,在价格与技术挂钩的前提下,产品之间真正能拉开距离的,是细节处理和长期信任。整场发布会下来,钛7从生态、细节这些地方打开突破口。

现在的20万市场逐渐变成常态竞争,没有机会留给不清醒的品牌,钛7选了这里,就意味着它已经把自己放在了一张更成熟的牌桌上,在这张牌桌上,赢不能赢,就看打得准不准。

从豹5、豹8开始,方程豹在越野圈子里建立了个性化认知;钛7这一枪打向城市主流,是从让少数人惊喜,走向让多数人放心,试图在一个技术打平的环境里,讲出更具消费感知的故事。


标签: 钛7 方程豹钛7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