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外摆经济”兴起 激发商圈新活力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雨柔 中国商报 时间:2025-09-09 18:32:53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大连近日宣布在16个主要商圈试点推行规范化“一米线”外摆经营,鼓励临街商铺设计与环境融合的跨门外摆,从而提升吸引力、激活商业活力。也就是说,商户们被允许在门前一定范围内规范摆摊设点。例如,餐厅可以在门前摆放几张餐桌,傍晚时分,吃海鲜、喝啤酒的游客可在此聚会;一些星级酒店也可以设置户外茶座,供游客聊天、休息。

除了大连,甘肃兰州、浙江衢州等地也出现了外摆经营热潮,其中不乏一些星级酒店、知名商场加入。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消费复苏的强劲势头,更反映出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变。

城市“外摆经济”的兴起,体现了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随着文旅市场火热、消费者出行意愿增强,餐饮和零售业态迎来新增长。外摆区域成为商户、消费者们的新选择。一把阳伞、几张桌椅,成为吸引游客驻足、激发消费欲望的重要工具。

更重要的是,多地对“外摆”的态度转变凸显了城市管理思维的升级。“一米线”“规范化试点”等举措,表明城市治理正从简单地追求秩序向兼顾活力与包容迈进。这种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既保障了市容环境,也为小微商户创造了更宽松的经营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星级酒店、高端商场“外摆经济”也反映了商家对户外场景价值的认可。“外摆”不再是“低成本、低端”的代名词,而逐渐成为塑造品牌特色、提升消费体验的战略选择。这种趋势若能持续,或能推动城市商业空间设计与运营模式的创新。

当然,“外摆经济”的健康发展仍需平衡多方利益。比如,如何避免噪声、垃圾、交通阻塞等问题,如何确保有序竞争而不扰民?这些都需要更细致的规则设计,例如分时段、分区域管理,以及商户自律与公众监督的结合。

不可否认的是,“外摆经济”是城市公共空间再利用的一次革新。也促使各方重新思考:城市如何为市民创造更多高质量、可共享的消费空间。

“外摆经济”的兴起不仅是短期刺激消费的举措,更预示城市治理正朝着更具弹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的方向改变。只有以规范促活力、以管理促服务,才能让“烟火气”与“文明风”相伴而行,真正实现城市与经济的共赢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