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上汽总裁亲自盯至少 4 款新车开发,打破以往惯例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孙雅 晚点LatePost 时间:2025-09-09 14:08:52

上汽内部人士认为,改革探索期内,“总裁亲自下场是短期内最有效的方法。”

文丨郭瑞婵

编辑丨龚方毅

上汽集团的转型与改革持续进行中。我们获悉,上汽大乘用车板块整合后,总裁贾健旭深度参与了旗下品牌重要产品的决策过程,亲自抓名爵 MG4、尚界 H5、荣威 M7 与 智己 LS9 等新车的开发。

一位接近大乘用车板块的知情人士告诉我们,贾健旭每周都会盯这四款产品的进度与状态,看产品有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他对新车提了很多细节上的建议,包括座椅增加调节角度等内饰改动,这些建议都执行得很快。” 为了给产品改进留出时间,名爵 MG4 与荣威 M7 都曾延后上市。

另一位接近尚界项目组的知情人士表示,除了第一款车 H5,贾健旭也在抓尚界接下来要推出的两款新车,每周都会过项目进度与重点问题。

这并非上汽一直以来延续的习惯。一位关注上汽多年的业内人士表示,按照惯例,上汽集团总裁会更关注集团层面的业务,对乘用车的资源投入和关注度不免有欠缺,“现在每一个车型都会大力宣传,算是认真对待了。”

贾健旭去年 7 月正式接任上汽集团总裁一职,作为 75 后的他是上汽历来最年轻的总裁之一,但一上任就要面对销量连年下滑的危机——相比巅峰期,营收主力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的销量已分别跌去了近半与过半幅度,去年因销量不敌比亚迪,上汽丢失了蝉联 18 年的国内销量冠军宝座。为了尽快摆脱危机,贾健旭选择亲自下场。

“总裁亲自下场是短期内最有效的方法”

敢说敢做、干活拼命是上汽员工对贾健旭的印象。他上任总裁一个月后就在年中干部大会敞开讲了内部存在的弊病及各个业务板块的发展方向,与华为谈基于智选车模式的合作,推动尚界成为最后一个搭上华为智选车 “快车” 的品牌,同时大范围任用年轻干部,启动大乘用车板块的整合,亲自挂帅、出任大乘用车总经理。

今年 3 月贾健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做总经理是为了不留后路,如果没干好就不能指责其他人,只能自己下台,“只有这样的决心和魄力,才能成功。”

产品侧成为上汽内部改革尤为关键的一环。上汽认为过去数年竞争落后的主因是 “离用户太远”,贾健旭曾对媒体说,长期的合资文化让上汽丧失了定义产品、发现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为了补齐这些能力,上汽正在向华为学习 IPD(集成产品开发) 与 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销售) 流程,但从开始导入到真正吸收、内化还需要时间。

“以前上汽没有产品定义的概念,产品开发基本上是对标,现在开始定义产品了,但这些需求定义怎么在车上落地也是一个挑战,组织架构的改革是深水区。” 一位上汽研发员工向我们评价道。

IPD 与 IPMS 流程要求从纵向管理改为横向管理,不同部门人员汇聚在一个项目组,相应的汇报关系与奖惩机制需要理顺、思维习惯也需要转变,才能推动产品决策顺利进行。这位研发员工告诉我们,项目组里不同部门的人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产品经理希望落地创新需求,但存在部分研发工程师希望少改动、沿用平台化方案,而有的项目经理只关心能否按时交付项目、相关方少吵架,创新需求的推进阻力还是比较大。

上述接近大乘用车板块的知情人士也认为,目前上汽内部学 IPD 流程还仅停留在学步骤与环节中,流程会更扁平化与目标导向,运营管理也更数字化,但还未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产品决策机制。而在这个探索期,“总裁亲自下场是短期内最有效的方法。”

改革推进中,但上汽自主也不同程度处在产品真空期

大乘用车板块是上汽除了智己汽车以外的自主品牌核心据地,整合了上汽乘用车公司(即荣威、名爵、飞凡品牌)、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等五家公司,成立目的是为了促协同、重振自主品牌。在去年的年中干部大会上,贾建旭就曾表示,大乘用车的协同是上汽 “成功的关键” 与 “唯一的希望”。

国内在新能源技术上保持领先性,合资品牌调整尚需时日,更凸显了自主品牌的重要性。今年前 8 个月,上汽自主品牌的销量表现逐渐向合资品牌靠拢。1-8 月,上汽乘用车公司累计销量达 50.23 万辆,同比增长 17.65%。

同期上汽大众累计销量为 65.83 万辆,同比微跌 2.92%;上汽通用为 33.12 万辆,同比增长 29.16%。历史上,这两大合资品牌同期销量峰值分别为 137 万辆和近 124 万辆。

作为上汽大乘用车板块的核心,名爵与荣威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产品真空期:名爵现阶段只有三款在售新能源车型,包括两款紧凑型 SUV MG4 与 ES5,以及电跑 Cyberster;荣威在售新能源车型数量不少,但集中在轿车,中大型 SUV 还只有已回归荣威的飞凡 R7。由新领导班子打造的新车型还需等到明年才能面世,如何改进现有新品对于渡过这段真空期尤为重要。

为了给 MG4 打造爆点,上汽将半固态电池的首发放在了 MG4,MG4 成为行业内首个批量装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同时也第一次将半固态电池带入 10 万元以内的价格区间。结合大车打小车的销售策略,MG4 在成都车展正式上市 40 分钟后大定破 1 万。荣威 M7 也拿出了比同级插混车型更大的电池,纯电续航达到 160km,增加了手车互联与副驾折叠功能,预售首周订单过万。

与此同时,上汽在销售侧的改革也正在发挥作用。一位上汽乘用车销售体系员工向我们表示,受益于集团的促销政策与新媒体获客的推行,过去大半年,上汽乘用车在缺乏爆款单品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销量的稳步增长,渠道的信心正在逐步增强。

对于尚界 H5,贾健旭亲自下场的更大意义是破除与华为合作可能产生的障碍。8 月末,他在与余承东的合体直播中说,“如果第一辆车的合作出现矛盾,我不出来解决,整个团队的工作都会停滞,如果我来解决,就代表上汽集团跟华为一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尚界 H5 已于 8 月 25 日开启预售,得到了两周小订突破 8 万台的市场响应。

与华为顺利合作,也有助于加快改革的进程。上汽已派出了多位年轻干部常驻尚界项目,这些干部的一个任务是问华为 “为什么这么干”。贾健旭在 8 月末的直播中透露,目前上汽已为尚界建立了一个接近 3000 人的独立团队,此前他承诺尚界专属团队规模将达到 5000 人。上述研发员工表示,尽管现阶段的改革还不完善,但已经比过去好多了,对华为以及外部人才的接纳向内部注入了新鲜血液。

题图晚点

标签: 产品 乘用车 品牌 销量 板块 总裁 华为 尚界 贾健旭 集团 名爵 荣威 项目 人士 车型 电池 下场 大车 固态 短期内 知情 真空 员工 干部 项目组 上市 机制 建议 决策 扁平化 定义 方法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