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9月8日消息,前期大涨的光模块板块大幅回调。龙头股中际旭创(300308.SZ)今日收跌9.09%,报369.99元/股,总市值4111亿元。自4月8日市场低点以来,中际旭创股价涨幅已接近4倍。
近日,买方大佬、荒原投资董事长凌鹏因质疑市场预测“中际旭创2027年的利润超过250亿”,遭到国盛证券研究所一名通信行业分析师怒怼“买你的白酒去吧”,引发广泛关注。
9月8日上午,红星资本局联系到这名券商分析师,对方婉拒了采访。红星资本局致电荒原投资,表明来意后,对方工作人员表示“不好意思没兴趣”,随后挂断了电话。
8日上午,凌鹏又更新了一篇文章,疑似回应此事。他表示:“我不参与泡沫,不是因为它马上要跌、也不是期待别人会死,而是以我的性格、认知和方法论,我本来就不会参与。”
资料图 图据IC photo
券商分析师怼买方大佬
最新研报继续给出“买入”评级
9月3日至4日,中际旭创股价盘中接连创下新高,一度超过东方财富(300059.SZ),位列创业板第二。9月8日大幅回调后,中际旭创年内涨幅仍接近2倍。
9月5日,荒原投资董事长凌鹏公开质疑市场对中际旭创2027年净利润超过250亿元的预测,引发广泛关注。
凌鹏表示,上述预测基于两点:一是产能已经投放,到2027年就有供给出来,这一点基本确认;二是企业说了不降价,所以这部分供给形成收入,按照现有产能紧缺阶段的毛利率、净利率假设(现在净利率大致为30%),最终得出了250亿元净利润(的结论)。
对此,凌鹏认为是“合理甚至保守假设导致荒谬结论”,他还表示:试问哪个企业会预期未来大幅降价而现在大幅扩产?就像哪个基金经理会预期组合大幅下跌而现在大幅建仓?
凌鹏公开质疑之后,有截图显示,国盛证券研究所一名通信行业分析师在朋友圈怒怼:“买你的白酒去吧。”
图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9月7日晚,该分析师所在团队发布了最新报告,进一步上调中际旭创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依次为95.1亿元、154.9亿元、198.2亿元,对应PE依次为47.5倍、29.2倍、22.8倍,维持“买入”评级。
在该分析师团队看来,随着AI集群向十万卡甚至百万卡升级,通信的重要性和价值量正在不断提升,中际旭创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将充分享受行业的高度景气。
今年4月,该团队曾对中际旭创一季报点评称,“整体业绩持续增长兑现,超出我们的预期。”彼时报告指出,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81.8亿元、105.5亿元、125.1亿元,对应PE为11.3、8.7、7.4倍,维持“买入”评级。
荒原投资凌鹏再发文
年内3只基金业绩跑输沪深300
公开信息显示,凌鹏在买方和卖方都有丰富的任职经历。2006年至2013年,他曾在申银万国担任策略主管、首席策略分析师,并三次获评《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一名;2013年至2015年,任职于东吴基金,担任研究部副总经理、专户投资部副总经理以及基金经理等职务;2015年至2016年,任职于兴业全球基金,担任研究部副总经理、投资专户经理。
9月8日上午,凌鹏再次更新一篇文章,讲述了自己在股市多次亲历“泡沫”的心路历程,疑似回应此次争议。“就我个人而言,经历了目瞪口呆—患得患失—痛苦煎熬—冷眼旁观的过程。”凌鹏总结道,“对于创业板泡沫,我真是羡慕嫉妒恨。”
凌鹏称,他曾花费很多时间去思考,但最终实在找不到可行、符合逻辑的办法,只好放弃对泡沫的追逐。“这段时间我投研上没有任何犹豫,不复2007年的‘目瞪口呆’和2015年的‘患得患失’,但心理上是痛苦的。我明明在做正确的事,但没有得到奖赏,净值大幅落后、客户不断赎回,备受嘲讽。”
最后他表示,“我不参与泡沫,不是因为它马上要跌、也不是期待别人会死,而是以我的性格、认知和方法论,我本来就不会参与。”他总结出三点:泡沫的产生和陨落是资本市场的常态;以自己的方法论和能力,抓不住就是抓不住,也不用困惑和反思;还是要筛选客户。
中基协网站信息公示,荒原投资全称“温州荒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29日,在管基金数量为6只,规模为0-5亿元。凌鹏是该私募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基金经理,持股比例为99%。
红星资本局在私募排排网看到,荒原投资旗下有4只基金公开了业绩,凌鹏均参与了管理。截至9月5日,今年以来收益率最高的是“荒原拓展3号”,为18.52%,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超过5个百分点。
另外3只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同样超过10%,不过未能跑赢沪深300指数,超额为负值。具体来看,“荒原拓展1号”“荒原拓展2号”收益率分别为11.33%、11.49%;成立于2月11日的“荒原家族传承”,收益率为12.40%。
红星新闻记者 蒋紫雯
编辑 余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