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大蛋糕来了!谁将受益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博闻财经 时间:2025-09-08 18:25:53

文/刘晓博

今天,股市上的人工智能板块被再次“空中加油”!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如下要求:

到2027年:

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人工智能赋能能源核心技术取得显著突破,应用更加广泛深入。

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挖掘十个以上可复制、易推广、有竞争力的重点示范项目,探索百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路径。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模式,能源领域智能化成效初显。

到2030年:

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算力电力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绿色、经济、安全、高效的算力用能模式。

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能源相关研发创新平台和复合人才培养基地,建成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持续引导“人工智能+”能源高效、健康、有序创新,为能源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大概是中国最雄心勃勃的计划之一。现在是2025年的三季度,国家的目标是5年之后在能源领域实现人工智能水平的世界领先!

5年就世界领先,为什么有这个底气?因为我们现在就接近于全球领先,在人工智能水平上也是公认的全球第二。

电网、发电、煤炭、油气这几个领域经济体量非常大,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如果全面落地“人工智能+”,可以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保障电网、气网安全运行,相关企业的利润也将大大提升。

而且能源,尤其是电力,正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痛点之一。人工智能非常耗电。没有足够的电力,没有完善的供电系统,根本玩不起人工智能。

2024年中国发电量约为10.09万亿千瓦时,是美国的1.9倍,占全球总发电量的32.3%。

那么,在这一轮能源行业全面“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哪些企业可望切到大蛋糕?

首先是能源生产企业,比如煤矿、油田、发电厂,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显著提升安全水平、减少事故中的人员伤亡。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的全面推进在未来10年(2025-2035年)至少能给中国能源生产带来1.2-1.8万亿元人民币的净增量价值。

麦肯锡的调研则显示,若人工智能在煤炭行业充分发挥作用,可使企业利润提升7%-12%,投资回报率提升2%-3%。

前几天,我曾受邀参加了“网络名人内蒙古行”,到访了呼伦贝尔华能旗下的伊敏露天煤矿,对这里“人工智能+”进展印象深刻。

这个煤矿纬度偏高,冬天异常寒冷,煤矿卡车司机老化严重,年轻人不愿意干这个艰苦、单调的工作。华能联合徐工、华为、国网公司、北科大等企业搞技术更新,成为全球首个引入5G-A技术、云技术、端测融合感知技术的露天矿。目前,煤矿里的100台运输卡车已经实现无人驾驶、自动运行。

估计未来5年,全国大型煤矿都可以实现车辆的无人驾驶。这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安全事故损失。



上图是我在现场拍的照片,这种巨无霸运输车的驾驶室位置,已被一个巨大的电池取代。

这种改造后的车辆理论上可以每天24小时运行,足以减少3名司机,夜间工作时基本上不用照明。

所以,人工智能+的推行,首先受益的是能源生产企业,电网、油气网的运营企业。在不涨价的情况下,就可以显著提升利润。

其次,帮助能源企业实现人工智能+的技术公司显著受益,比如华为、阿里、讯飞、百度、中兴等。

在煤炭领域,目前大型信息技术公司参与建立的大模型就有:

云鼎科技与华为公司共同开发的盘古矿山大模型、讯飞矿山星火大模型、浪潮海通矿山AI大模型、中兴数字星云大模型、海康威视观澜大模型、百度“一见”视觉大模型、百度与上海山源共同开发的“电博士”、新华三百业灵犀大模型等。

国家电网推出的光明电力大模型,是国内首个千亿级多模态电力行业大模型。在研发过程中,阿里巴巴提供了基础大模型及AI开发平台“百炼专属版”等全栈技术支持;百度智能云提供了通用基础大模型与工具链平台及底层技术支持。

华为则为国家电网提供了智算中心高性能计算(HPC)设备等,为光明电力大模型的训练推理提供了算力保障。

此外,能源领域的全面智能化,还给芯片设计、芯片代工行业带来新蛋糕。

跟手机等应用场景不同,能源行业在芯片体积、散热等方面要求不高,使用成熟制程芯片(如28nm、40nm)就可以满足绝大多数需求,而且成熟制程芯片可靠性更高、功耗和售价更低。

国内的中芯国际、华虹都足以满足上述需求。所以,这两家晶片代工企业也将受益。

能源生产、供应关系国家安全,在人工智能化上肯定要优先使用,甚至只能使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比如芯片。

这个领域,是典型的脱钩替代领域。

人工智能+不仅要在能源领域全面铺开,还将在教育、医疗、城市管理、政府、金融等领域铺开,这些领域也必须使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国产的芯片等。

总之,一个人工智能全面重塑生产力、重塑管理手段和理念的时代到来了,所以任正非说,这也许是人类最后一次技术革命,带有终极意义。

人工智能的进步和应用,也将是未来10年人类最大的财富发动机,最强有力的社会阶层跃升工具。

特别提醒:本文为资讯和观点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