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万亿级深空经济呼之欲出,十大产业方向明确,商业航天迎发展契机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冯璃月 览富财经网 时间:2025-09-08 14:03:04

近日,首届深空经济与产业发展大会在合肥召开。会议首次提出“深空经济”概念框架,同时系统梳理了深空经济十大产业方向,并预计2040年全球深空经济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

业内专家表示,国内外近年来广泛开展月球、行星、小行星等系列深空探测活动,带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取得长足的进步。深空已经成为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积极探索深空经济新业态

深空经济兴起并服务于深空探测活动,是支撑深空探测所需的技术研发、产品制造、设施建造、科学探索、资源开发、运营支持及应用服务所形成的新兴经济业态,具有前沿性、稀有性、探索性和多元性等新特征。

可以说,深空经济是太空经济的延伸和扩展,其显著特点是对地外天体资源的开发利用。

此次大会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在地面联合监测、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建设小行星防御体系,发展深空经济,保护地球家园。

目前,我国正在小行星探测防御领域进行积极探索。会上,我国科学家从监测预警、在轨处置、体系应对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相对完善的近地小行星探测防御体系构想。据介绍,我国将在不久的将来,实施小行星动能撞击验证任务,通过观测、撞击及联合监测评估防御效果。

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美元

近年来,深空探测活动愈发活跃,由原来的认知探测转变为认知探测和资源利用并重的阶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商业航天公司加入到深空探测的行列,加速形成深空经济的雏形。

市场咨询机构预计,2040年全球深空经济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其核心在于通过技术突破和资源开发,推动航天产业升级并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国正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结合,加速布局这一战略新兴领域。

业内专家表示,当前我国的深空探测正从技术突破、科学探索迈向经济赋能、产业驱动的发展新阶段。深空经济有望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也是驱动航天产业升级、培育创新动能、重塑空间格局的重要力量。

在具体方向上,我国深空探测将瞄准深空资源开发、深空互联网、深空能源、深空生物、深空运输、深空智能、深空建造、深空旅游、深空安全、深空文化等十大方向。

商业航天迎发展契机,国内企业争相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为深空经济产业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财通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目前我国商业航天产业仍处于快速扩张的建设初期,卫星平台及载荷制造、火箭发射环节有待突破,产能具有稀缺性。随着国内可回收火箭迎来密集首发,重要低轨卫星互联网组网加速,产业多个环节有望迎来积极变化。

中国卫星(600118.SH)具有天地一体化设计、研制、集成和运营服务能力,围绕宇航制造和卫星应用主责主业,聚焦卫星通导遥一体化产业发展,有序推进各项科研生产任务。2025年上半年,中国卫星成功发射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实践二十六号、张衡一号02星等5颗小卫星。

中国卫通(601698.SH)拥有完备的通信广播卫星、频率轨道和地面站网资源体系,是我国拥有自主可控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公司运营管理18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成功发射中星10R、中星9C卫星,建成我国首张完整覆盖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重点区域的高轨Ka高通量卫星互联网,“海星通”全球网服务覆盖范围超过全球95%的海上航线。

除上述公司外,中科星图(688568.SH)、上海沪工(603131.SH)等公司也在积极参与深空探测相关活动,未来有望从中受益。

从盘面表现看,9月8日,商业航天概念开盘活跃。截至中午收盘,顺灏股份(002565.SZ)涨停,创远信科(831961.BJ)涨7.13%,上海沪工涨7.03%。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