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我国发展商业气象小卫星,“云遥一号”系列预计明年底前发射90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IT之家 时间:2025-09-08 08:09:01

IT之家 9 月 8 日消息,北京时间 9 月 5 日 19 时 39 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遥十五)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 27 星和爱神星留轨试验平台发射升空,目前,卫星和试验平台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据央视新闻今日报道,“云遥一号”系列卫星预计在 2026 年底前完成发射 90 颗,形成全球组网星座。

“云遥一号”27 星是一颗科学实验卫星,搭载了接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反演大气参数的遥感设备等,将开展在轨技术验证与业务化应用示范,为大气探测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撑。该系列卫星预计在 2026 年底前完成发射 90 颗,形成全球组网星座,截至本次发射前,已有 46 颗卫星在轨运行。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哈琳:卫星发射完成之后,首先按照流程,会进行卫星平台和载荷的在轨测试,数据质量评估合格之后,会推送给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系统,也会同时推送给一些其他用户进行相关应用

IT之家注意到,8 月 27 日,中国气象局印发《关于促进商业气象小卫星发展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旨在以气象业务需求引导商业气象小卫星发展,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构建以风云气象卫星为主、商业气象小卫星为辅的天基气象观测体系,促进卫星遥感数据在气象领域的融合应用。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贾志宏:经过 50 余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发射了两代四型 21 颗风云气象卫星,目前 8 颗在轨运行,整体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气象防灾减灾、天气预报预警、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全球 133 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已成为气象业务的重要支柱和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央视新闻表示,随着极端天气近年来的频发、重发,气象防灾减灾、天气预报预警对气象卫星监测的要求持续提高。商业气象小卫星以其“小、快、灵”的特点,可辅助风云气象卫星开展掩星等要素的探测,作为风云卫星观测能力的补充。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