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300280,即将退市!近25亿营收造假,多次拒接证监局电话阻碍执法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冯璃月 红星资本局 时间:2025-09-07 16:10:14

9月5日晚间,*ST紫天(300280.SZ)发布公告称,公司当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于福建紫天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公司股票将于9月15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10月13日。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根据公告,*ST紫天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股转公司代为管理的退市板块进行转让。

对于*ST紫天触发终止上市情形的核心原因,深交所在《终止上市决定书》中指出,*ST紫天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但公司未在要求期限内完成整改,且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两年营收造假近25亿

“首恶”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8月22日,证监会对*ST紫天发行政处罚决定书,查实公司在2022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多种手段连续两年虚增收入合计24.99亿元,涉及三份定期报告的造假行为。

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ST紫天通过虚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短信发送服务业务等,虚增收入7.78亿元、虚增利润0.85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4.59%、利润总额的35.99%,近乎一半的业绩为虚构所得。

2023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在云服务业务尚未开工、未通过客户验收且未收到任何款项的情况下,提前确认营业收入,导致当期虚增收入2.07亿元、利润0.79亿元,虚增利润占比甚至高达当期利润总额的51.64%。

2023年年度报告中,*ST紫天旗下孙公司宁波麦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时,仅作为代理人未取得商品控制权,按规定应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但公司却违规使用总额法,单此一项就虚增营业收入17.21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8.63%,严重扭曲了业绩真实性。

除财务造假外,*ST紫天还存在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以及拒绝、阻碍执法等多项违规行为。对此,证监会决定对*ST紫天及公司12名管理层人员合计罚款384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决策、组织实施造假的“首恶”——原董事长姚小欣、财务总监李想,证监会直接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多次拒接证监局电话阻碍执法

总经理称遭财务总监表哥蒙骗

据公司公告,福建证监局早前还于6月27日对*ST紫天拒绝、阻碍执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2024年4月1日,福建证监局对紫天科技启动现场检查。因公司披露的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无人办公,经沟通,福建证监局工作人员于2024年5月13日至紫天科技孙公司宁波麦粒办公地点开展现场检查工作,并出具《监督检查通知书》和《指定方式报送文件资料通知书》,要求紫天科技于2024年5月17日前向福建证监局报送与被检查事项有关的公司2021年至2023年财务报告、财务明细账、相关会计凭证和原始凭证等文件资料。履行公司负责人相当职务人员姚小欣签收了前述执法文书。

在调查期间,福建证监局工作人员多次通过电话、短信及紫天科技工作人员转达等方式,通知紫天科技董事长兼董事会秘书宋庆、总经理李琳、财务总监LIXIANG(李想)及实际履行公司负责人相当职务人员姚小欣配合检查工作。

福建证监局称,上述4人知悉该局对其本人及紫天科技检查要求,但以拒接电话、拒回短信等方式躲避、规避福建证监局向公司及其本人送达相关执法文书。

值得一提的是,在监管机构举行的处罚听证会上,*ST紫天及其代理人提出如下申辩理由:2024年系由姚小欣主持公司工作,公司承认对案涉拒绝、阻碍执法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办公场所关闭、大量人员离职、经营困难等也对其配合检查造成客观障碍,据此,紫天科技希望减轻处罚。

李琳认为,她因受担任*ST紫天财务总监的亲戚LIXIANG(李想)欺骗,才实施了拒接电话、拒回短信等行为,主观上并无回避、逃避调查故意。另外,李琳以照顾子女无暇分身为由,解释未能及时配合检查的原因,且声称自己对紫天科技无任何实际管理权限,无法组织公司履行案涉义务,客观上无法实施阻碍调查行为,无法提供案涉文件资料。


据紫天科技此前公告,李琳是紫天科技实际控制人姚海燕的侄女,李想是姚海燕的儿子。李想与李琳系表兄妹关系。

而李想称,2024年春节后,其因病无法履职并将工作交给姚小欣安排,患病期间无法接触公司资料,大部分时间无法做任何工作。其向姚小欣请假后向公司报备了医院病假单,2024年8月出院后通过电话向福建证监局工作人员汇报了病情。

最终,在此次处罚中,李琳因情节相对其他作案人员较轻,且在听证过程中指认LIXIANG(李想)告知其可以通过开具虚假住院记录躲避福建证监局检查,监管机构决定处罚40万元、5年证券市场禁入;其他三位高管处罚80万元,10年证券市场禁入。

退市不是“终点”

立体化追责持续推进

此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对于造假者和配合造假者将全方位立体化追责,对于涉及犯罪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存在严重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行政处罚、强制退市并非终点,造假者还面临着全方位、立体化追责。

据报道,目前已有投资者向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公安机关已于2024年9月对*ST紫天涉嫌“隐匿会计凭证罪”刑事立案。此外,*ST紫天相关行为达到“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追诉标准,不排除将被公安机关刑事追责。

公开资料显示,*ST紫天前身为南通锻压,2011年12月份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公司主营业务为现代服务业务和批发零售业,具体包括互联网广告业务、云服务业务和电商贸易业务。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ST紫天股价累计跌幅已达87.01%。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 侯春萍 综合、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等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