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深蓝财经
撰文丨杨波
中西部经济大省四川,正式迎来了高速公路免费的时代。
9月4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发布通告:9月4日24时起,成绵高速公路停止收费;9月17日24时起,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公路同步终止收费。这意味着,今后从绵阳往返成都市区,将有免费高速直达了。
政策落地当晚,免费政策就已经执行,多名网友发布的实测视频显示,成绵高速收费系统已停止计费。
不过,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也提前提醒,免费后“预计通行车流量将大幅增长”,需车主合理规划出行。
这一标志性事件,不仅终结了成绵高速长达27年的收费历史,更标志着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干线公路正式迈入“免费时代”。在全国多地高速公路收费期满后争议不断的背景下,四川的举措既属交通政策的重大调整,更释放了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鲜明信号。
但值得关注的是,高速路从收费到免费的历程中,高速路收费年限到期后又延期收费,曾引发了诸多复杂的争议。
1
高速收费问题曾经长期博弈
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建的第一批高速公路,目前正陆续迎来收费年限终点。梳理公开信息可见,从“到期免费”到“争议延期”,各地实践呈现出明显分化,也折射出高速收费管理的复杂博弈。
我国高速收费有明确政策框架: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政府还贷公路不超过20年。在此规则下,多地已出现“按规免费”的案例——
2012年1月1日,1988年通车的沪嘉高速(原收费期限25年)调整为城市快速路,成为全国首条“高速转免费”的公路;
2022年2月,荣乌高速威海至烟台段(收费25年)到期后停止收费,成为山东省首个到期免费高速项目;
同年12月,运营31年的湖北武黄高速终止经营性收费、转为政府还贷公路,成为中部省份第一条到期停止收费的高速。
但“到期免费”并非普遍选择,“改扩建+延期收费”的模式更具争议。
如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大动脉广深高速,2025年一季度日均车流量达60.8万辆次,原计划2027年到期,目前正推进“双向6车道扩至8-12车道”改造,改扩建后收费年限预计延长;
京石高速河北段,原收费期限为21 年,将于2014年11月到期;不过,该高速通过原址改扩建为新京石高速,重新获得22年收费权。
改扩建高速,常常伴随着巨额的资本支出,也只能通过重新收费偿还,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但是类操作也会被公众认为是换个马甲收费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也出现过收费尚未到期而主动停止收费的高速。2014年,深圳以27亿元“回购”梅观高速,转为免费通行,此时距离其收费到期还有足足13年。这种豪爽的行为,常常需要强大的地方财政做支撑。
2
四川成西部“破局者”
据不完全统计,在此之前,全国已正式宣布到期停止收费的高速公路已达7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广东、山东,中部的湖北等经济发达省份。四川此次推动成绵高速、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免费,为何能成为西部首个“破局者”?
关键在于使用了一种创新型的组合方案。
为了平衡经济发展和收费停止的压力,四川省采取了“新建复线+旧线免费”的梯次替代方案。具体来说,2012年成绵复线通车,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2025年2月正式收费通车的成绵高速扩容项目(第三条高速),形成了成都与绵阳之间三线联动”格局。
值得一提的事,成绵高速扩容项目全长约120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其中成都至德阳段40公里为全高架桥,属全国最大规模双向八车道城际高速高架桥,通行效率大大提升。
这种“旧线公益化、新线保效率”的模式,既避免了免费后交通拥堵,又保障了基建持续投入的良性循环,还通过免费释放了民生红利!
所以,高速免费的背后,是四川省稳健的经济基本面与深厚的发展韧性。数据显示,2024年四川省GDP达6.47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五;2025年上半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31918.2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
超越通行的意义
成绵高速免费的意义,早已超越交通领域本身。
四川作为西部省份的先行探索,不仅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更印证了一个逻辑——当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公共基础设施从“收费运营”向“公益服务”转型,既是民生期待,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纵观全国,尽管“按规免费”仍属少数,但广州北环、成绵高速等案例已释放积极信号:随着《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的推进、公众监督体系的完善,高速收费“到期必免”有望从“特例”逐步转向“常态”。
四川的这次探索,显然已不只是交通层面的调整,而是中西部经济发展的生动注脚。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