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多地发放新一轮消费券激发金秋消费活力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冯璃月 商业观察杂志社 时间:2025-09-03 22:17:18



近期,多地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活动。

比如,宁波市9月1日上午10时起,启动总额6000万元的汽车消费券发放活动;济南市在同日零时启动下半年第三轮汽车消费补贴活动,并于上午10时发放下半年第三轮零售和餐饮消费券;株洲市则从9月1日起发放800万元职工专属消费券,此次活动设置了通用消费券300万元、餐饮定向消费券350万元、农文旅定向消费券100万元及助残扶残定向消费券50万元。

此外,多地已发布下一阶段消费券发放计划。如广东省将于9月12日启动“金秋文旅消费季”惠民补贴活动,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面向广东本地居民、全国来粤游客及入境游客发放文旅消费券。

“近期多地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核心目的在于对冲暑期消费回落周期、激发金秋消费活力,同时精准承接暑期消费动能向日常消费场景的平稳过渡。”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9月份作为暑期与国庆之间的消费空档期,消费需求亟待政策激活。消费券通过“政府补贴+商家让利”的杠杆机制,放大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缓解CPI低位运行下的消费观望情绪,为国庆消费旺季预热蓄势。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各地消费券重点投向文旅、餐饮、观赛等服务消费领域。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费结构已从以商品消费为主转向商品与服务消费并重,文旅、餐饮、体育、康养等服务消费的需求弹性更高。将消费券投向这些领域,能精准对接居民升级型需求,激发更多“非刚性但意愿强”的消费行为。

“此外,服务消费多为场景化消费,单一消费行为往往能带动多个相关领域。例如,一张文旅消费券可能同时拉动景区门票、交通出行、酒店住宿、手信购买等多环节消费,从而形成‘1+N’的联动效应,有助于进一步放大消费券的作用。”付一夫进一步表示。

洪勇认为,近期各地的消费券投向呈现“大宗牵引、民生托底、文旅赋能”的结构性特征。

那么,消费券的撬动效应如何?上海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至6月份“乐·上海”服务消费券活动期间,“乐动上海”体育消费券累计核销2981万元,其中包括市体育局部门预算资金981万元,共有857家定点体育场馆参与,181万人次领券,拉动场馆直接消费9104万元,资金撬动比达到3.1倍。

如何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充分放大消费券的乘数效应?付一夫表示,一方面要优化发放机制设计,结合各地居民消费需求、当地行业发展状况等现实因素,精准设定消费券使用范围,并在发放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消费偏好及消费能力,兼顾效率与公平,科学合理地制定发放门槛与优惠力度,同时做到线上线下同步发放,使消费券的获得与使用更为便利;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人了解并愿意使用消费券,并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活动激发消费者对消费券的使用热情。

洪勇认为,需构建“场景创新—精准触达—生态协同”的全链条机制。在场景创新上,可借鉴“消费券+数字支付+社交裂变”模式,通过限时秒杀、裂变红包等玩法提升核销率;在精准触达方面,利用消费大数据动态识别高弹性品类与潜在消费群体,实现“券随人走”的靶向投放;在生态协同层面,推动消费券与商家促销、金融机构让利、平台流量补贴形成叠加效应,并将消费场景向夜间经济、社区商业、县域消费下沉,延长消费链条。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