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汽车 » 正文

长安猎手K50:外放电、跑1000公里,能当“移动电站”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陈阳 易车 时间:2025-09-03 14:18:15

当纯电皮卡被续航和补能捆住手脚,传统燃油皮卡因高能耗、噪音问题逐渐失宠时,长安在8月末的成都车展上给出了新解法——增程型数智皮卡猎手K50正式登场。这款车没有陷入“马力、轴距、扭矩”的参数堆砌,而是以“外放电、长续航、智能四驱”为核心,试图打破“皮卡=拉货工具”的刻板印象,把它变成能贯穿农业、救援、户外等多场景的“移动全能平台”。

30kW外放电:从“技术参数”到“真金白银的降本提效”

猎手K50最打动人的,不是“30kW超级外放电”这个标签,而是它能落地的实用价值。配合227度的总电量,它能同时支撑多台大功率设备运转,直接替代传统发电机,尤其戳中专业用户的痛点。对农业植保团队来说,它一次性可充103块大疆T60无人机电池,8分钟就能静音充满一块,比柴油发电机更高效;更关键的是,日均充电成本能砍半——以每日给20块电池充电计算,传统发电机需200元柴油费,而猎手K50仅需不到100元电费,长期使用能省出一笔不小的开支。对户外工程、应急救援队伍而言,电钻、切割机、应急照明灯甚至小型医疗设备都能同时供电,不用再携带笨重的发电机和一堆充电宝;就算是户外露营爱好者,也能轻松带动冰箱、投影仪、电烤炉,实现“露营用电自由”。

1031公里续航:“可油可电”破解场景焦虑

厂家宣称的1031公里综合续航,虽基于理想工况,实际使用会打折扣,但“增程+可油可电”的模式,恰恰踩中了高频次、长距离场景的需求。对电力巡检、森林防护这类“需要随时出动、难寻充电桩”的行业用户,它能纯电跑短途巡检,成本低且噪音小;长途任务时切换增程模式,不用绕路找桩,也避免了燃油车在偏远地区“加不到油”的尴尬。对个人用户而言,日常通勤用纯电,电费比油费省三分之二;周末自驾去偏远地区,不用规划充电路线,“油电双保险”彻底打消续航焦虑。

“工具属性+轻度越野”双在线,场景适配更全面

作为皮卡,猎手K50没有丢掉“实用性”根基:非承载式车身保证了载货能力,而电四驱、20毫秒级转向响应、5000N·m轮端扭矩,则让它能应对非铺装路面。29°接近角、26°离去角加上600mm涉水深度,意味着它能轻松通过泥泞、浅滩路段——不管是拉着农具去田间,还是带着装备去越野,都不用“挑路走”。这种“能拉货、能越野”的全能性,让它既能当“干活的工具车”,也能当“休闲的玩具车”。

跳出“工具车”框架:从“单一产品”到“场景生态”

长安对猎手K50的野心,不止于造一台车,而是构建场景生态。它联合大疆推“飞车一体”方案,让皮卡成为无人机的“移动充电站+指挥中心”;和华为合作车载系统,提升智能交互体验;还与飞猪开发自驾路线,瞄准户外休闲人群。这一系列动作的核心,是把皮卡从“孤立的交通工具”变成“场景枢纽”——农业用户能靠它提升作业效率,救援队伍能靠它增强应急能力,户外爱好者能靠它拓展游玩边界。

写在最后:

猎手K50的思路很清晰,但能否落地还需时间验证:野外环境下外放电是否稳定?1031公里续航的实际表现如何?智能系统在信号弱的地方是否靠谱?这些问题,只有真实用户的反馈才能给出答案。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踩对了皮卡市场的转型方向: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皮卡不再是“美系大排量”的跟风者,而是可以靠“场景创新”找到新定位——它既是连接城市与野外的“过渡载体”,也是兼顾工作与生活的“全能伙伴”。

对用户来说,猎手K50的价值不在于“参数多亮眼”,而在于“能否解决真问题”;对行业来说,它的尝试或许能打开一扇窗:皮卡的未来,不是“更大、更猛”,而是“更懂场景、更实用”。


标签: 长安猎手K50 长安启源长安猎手K50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