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Ilya信徒逆袭!23岁天才被OpenAI开除,靠165页AI预言书撬动15亿美金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新智元 时间:2025-08-30 14:27:20


新智元报道

编辑:定慧 好困

他曾是Ilya的亲信,因揭露OpenAI安全隐患被解雇,却在短短6个月内以47%回报打造出管理规模15亿美元的基金。作为AI安全激进派,他在165页论文《Situational Awareness》中预测2027年将迎来AGI,并呼吁建立「AI版曼哈顿计划」。

如果一个人身上有如下标签

Ilya亲信

一名因为警告OpenAIAGI安全却被OpenAI开除的员工

一名认为「AI版曼哈顿计划」是极其必要的AGI安全信徒

写过一份165页的AI论文宣扬2027年AGI即将到来

他会在离开OpenAI后做什么?

正常人大概率会借势去成立自己的AI公司,然后融资一波,看着情况上市,或者被科技巨头收购。

但真实答案是他去「炒股投资」了,并在6个月内取得47%的回报,还筹集了15亿美元


这位名叫Leopold Aschenbrenner的23岁德国青年此前没有任何金融行业经历。

但是他的基金战绩却超过了一众金融领域的专业投资者,在今年(2025)上半年扣除费用后获得了47%的收益。


此前他曾经还放出豪言:

在旧金山(硅谷),只有差不多200人真正理解AI领域在发生什么。

尽管Leopold没有任何金融背景,但靠着他在AI领域KOL的地位,他还是说服了很多人。

基金的支持者包括支付公司Stripe的创始人Patrick CollisonJohn Collison兄弟,以及近期被Meta招募负责AI业务的Daniel Gross和NatFriedman


Leopold在一次采访曾说

我比任何在纽约管理资金的人都拥有更多的态势感知能力,我在投资上肯定会做得很好。

态势(情境)感知,是什么?

靠着这个能看到AI趋势从而赚钱吗?

态势感知是Leopold写的一篇165页的论文《Situational Awareness: The Decade Ahead》。


为何要写「这么长」的论文,还要从一年前说起。

2024年4月,Leopold被OpenAI以安全为由开除;开除后不久,6月,他就发表了这篇文章。

而Leopold所在的部门正是Ilya所领导的超级对齐部门,他也是Ilya的支持者,这或许就是作为Ilya拥趸的代价。


而在这篇「鸿篇巨著」中,开篇部分Leopold就特地表示这篇论文是献给Ilya的,可见对其的崇拜之心。


不久之后,世界将会觉醒

2023年,年仅21岁的德国青年Leopold踏入旧金山OpenAI总部的大门。

怀揣AI安全理想,他加入OpenAI超级对齐(Superalignment)团队。


该团队由Ilya SutskeverJan Leike领导,目标是在四年内解决超级智能的对齐问题。


Leopold自视为「AGI守护者」,提醒公司关注潜在AI安全风险。

不久后,他注意到公司安全薄弱。一次黑客入侵未被公开披露,更让他忧虑关键算法被其他对手窃取。

与此同时,奥特曼主导的产品节奏越来越快,内部安全文化却逐渐被挤压。

出于责任感,Leopold写下措辞严厉的安全备忘录,直言OpenAI防护「极度不足」。

他绕过上级,直接将备忘录递交董事会,引发高层与董事会的紧张。

随后,他遭到HR警告,尤其因他在Altman被罢免风波中没有签署支持复职的请愿,被视作「不够忠诚」。(看来老美那边也玩站队的游戏

2024年初,他整理了一份关于AGI安全措施的头脑风暴文档,并请三位学者反馈。

他坚称文档无机密,仅含公开信息,但公司仍以「泄露内部资料」为由展开调查,并翻出他此前的「董事会越级」旧账。

最终在2024年4月,Leopold被OpenAI解雇,理由是「泄密且不配合调查」。

Leopold并未沉寂。

2024年6月,他发表165页「巨著」《Situational Awareness》,预测2027年前后或将出现AGI,2030年迈向超级智能,他呼吁建立「AI版曼哈顿计划」,并把此书献给Ilya Sutskever。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Leopold被解雇后不久,Ilya与Jan相继离开OpenAI。

AGI「奇点」预计就在2027年

在2024年发表的这篇论文中,Leopold认为,到2027年,大模型将能够完成AI研究人员或工程师的工作。

他的论据也很简洁直观——你只需要画出过去4年GPT模型有效计算量的增长曲线再延伸到4年后,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当时,Scaling Law看起来正在碰壁,但Leopold提醒我们——往后退一步,看看AI已经走了多远。

直觉上,可以将模型能力类比为人类的智能水平,从而衡量AI能力的进步:

从2019年学龄前儿童水平的GPT-2,到2023年聪明高中生水平的GPT-4,OpenAI只用了4年。

用4年从学龄前读到高中,是人类智力发展速度的3倍不止


GPT-2只能写出一个半连贯的段落,几乎不能顺利地从1数到5。

在文章总结任务中,生成的结果只比随机选3个句子稍微好一点。


GPT-3能生成更长、逻辑更一致的段落,具备了少样本学习能力,还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算术或代码任务。


GPT-4则同时在逻辑和语言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

理科能力上:能深入思考并推理数学问题,并胜任从编写复杂代码到迭代调试的高级编程任务。

文科能力上:能在更长的文本中保持逻辑和内容的一致性,并能轻松驾驭和探讨各类复杂话题。

在包括AP和SAT在内的几乎所有基准测试中,得分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的高中生。


算力规模

在摩尔定律鼎盛期,算力每10年才增长1-1.5个数量级(OOM);而如今AI硬件的年增长率达到0.6个数量级,速度是过去的5倍还多。


以GPT系列为例,GPT-2到GPT-3实现了设备的过渡,从较小的实验设备变成了数据中心,一年内增长了2个OOM。

GPT-4延续了这种戏剧性增长,而且从OpenAI囤积芯片的动作来看,这个增长速度会逐渐演变为长期趋势。


Aschenbrenner预估,「在这个十年结束之前,将有数万亿美元投入到GPU、数据中心和电力建设中。为支持AI的发展,美国至少将电力生产提高数十个百分点」。


随着AI产品收入的快速增长,谷歌、微软等公司在2026年左右的年收入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

这将进一步刺激资本,到2027年,每年的AI投资总额可能超过1T美元


时间线再拉远,到2028年,单个训练集群就需要耗资千亿美元,比一个国际空间站还贵。

而到本世纪末,一个集群就能吞掉1T美元,每年产出上亿个GPU,AI所需电力占美国发电总量的百分比,将从现在的不到5%上升到20%。

算法效率

对算力的疯狂投资带来的惊人收益是非常明显的,但算法进步的驱动力很可能被严重低估了。

以MATH基准测试为例,从Minerva到Gemini 1.5 Flash,准确率在50%处的推理效率提高了将近3个OOM,也就是1000倍的效率提升。


虽然推理效率不等同于训练效率,但这个趋势可以表明,大量的算法进步是可行的,而且正在发生。

从长期趋势来看,算法进展的速度也相当一致,因此很容易根据趋势线做出预测。

回顾2012年-2021年期间ImageNet上的公开算法研究,可以发现,训练相同性能模型的计算成本以近乎一致的速度下降,每年减少约0.5个OOM,而且每种模型架构都是如此。


虽然LLM的团队一般不会公开算法效率相关的数据,但根据EpochAI的估算,2012年-2023年期间,每年算法效率的收益也约为0.5个OOM,也就是在8年时间里提升了1万倍。


解开收益

所谓「解开收益」(unhobbling gains),是指某些情况下模型的原始能力被阻碍了,而通过简单的算法改进可以解锁和释放这些潜在能力。

虽然它也是一种算法改进,但不仅仅是在已有范式内提升训练效果,而是跳出训练范式,带来模型能力和实用价值的跃升。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提升虽然更难量化,但收益却十分可观:

RLHF能让小模型达到百倍于其的大模型的效果

CoT能为推理任务带来超10倍的有效算力提升

增加上下文长度(从2k到1M+)能解锁大量全新应用

后训练则是GPT-4发布后性能大幅改进的主要原因

EpochAI的研究表明,这类技术普遍能带来5-30倍的等效算力收益。

METR同样发现,在智能体任务中,GPT-4基础模型的性能仅为5%,经过后训练能达到20%,再结合工具和框架后,性能可跃升至近40%。


与算力和算法效率带来的单一维度的扩展不同,「解开收益」能够解锁模型能力的巨大可能性,带来「阶梯式」的进步。

想象一下,如果AI可以使用电脑,有长期记忆,能针对一个问题进行长期思考和推理,而且具备了入职新公司所需的上下文长度,它会有多么强悍的能力?


算力、算法效率、「解开收益」叠加

2027年,AI将取代所有认知工作。

综合考虑算力、算法效率与解开收益这三个方面的叠加,GPT模型从第2代到第4代,大致经历了4.5-6个OOM的有效计算扩展。

此外,从基本模型到聊天机器人,相当于约2个OOM的「解开收益」。


基于这个发展速度,数一数OOM,未来4年我们可以期待什么?

首先,随着计算效率提高,迭代速度会越来越快。假设GPT-4训练花了3个月的时间,到2027年,领先的AI实验室将能够在一分钟内训练一个GPT-4级别的模型。

而且,由于「解开收益」的存在,我们不能仅仅是想象一个非常聪明的ChatGPT,还需要把它看成一个非常智能的、能独立工作的Agent。

到2027年,这些AI系统基本上能够自动化所有认知工作,或者说是所有可以远程进行的工作。但是作者同时也提醒道,这其中有很大的误差范围。

如果「解开收益」逐渐停滞,或者算法的进展没能解决数据耗尽的问题,就会推迟AGI的来临时间。

但也有可能,「解开收益」释放了模型更大的潜能,让AGI的实现时间比2027年更早。


AGI守护者,还是激进者?

让我们回到Leopold的身上。

在2024年的一次采访中,Leopold就认为英伟达的数据中心收入将从每季度几十亿美元增长到每季度250亿美元。



现实也印证了他的说法。

英伟达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的数据中心收入就已经超过262亿美元

2026财年第二季度更是直逼411亿美元,Leopold还是保守了。


但不论怎么样,Leopold将自己的那篇引发热议的「态势感知」文章转化为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对冲基金之一

如今,AI初创企业正持续引起VC的关注。

根据CNBC引用Pitchbook的数据,今年上半年AI初创企业筹集了1043亿美元,而基于风险投资的退出总额超过了360亿美元。

其中最大的几笔投资包括OpenAI在3月份筹集的400亿美元,Scale AI从Meta获得的143亿美元,以及Anthropic筹集的35亿美元。

而像Leopold这种自称「觉醒者」的人,也在从二级市场攫取属于他们的财富。

这也许就是当下这个AI时代之所以愈发疯狂,最有说服力的注脚。

参考资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dbVtZIn9IM&ab_channel=DwarkeshPatel

https://x.com/renckorzay/status/1961480306328019407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