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绵阳AI新引擎,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解锁产业新可能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柳晴雪 互联科技探索 时间:2025-08-28 02:04:04

当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用带着自然停顿的四川话回应“今天要防晒哟”时,围观人群的惊叹声,道出了人工智能与生活场景碰撞的奇妙火花。这一幕发生在8月19日的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而让机器人“听得懂、有温度”的核心,正是科大讯飞刚刚启动建设的机器人超脑平台应用分中心。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者,科大讯飞此次落子绵阳,不仅是企业技术布局的关键一步,更将为四川“一号创新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当前,人形机器人研发多聚焦于硬件升级和运动能力突破,如何让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实现自然交互,成为行业进阶的关键瓶颈。科大讯飞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其打造的机器人超脑平台,正是以“讯飞超脑2030”技术为底座,专门破解人机交互难题的创新成果。

作为全国首个为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服务的人工智能平台,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整合了AI能力星云、多模态交互、大模型等核心模块,通过软硬件一体的开发套件,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它不仅能让机器人“听得清”指令,更能“听得懂”弦外之音——就像在绵阳演示现场那样,无论是方言对话还是情感表达,机器人都能给出贴合场景的回应,这种“善解人意”的能力,正是超脑平台打破交互壁垒的生动体现。

选择绵阳落地应用分中心,科大讯飞有其深层考量。绵阳作为科技城,拥有扎实的科研基础和数字经济产业土壤;而科大讯飞在大模型、智能语音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恰好能填补当地机器人产业链“大脑”研发的短板。这种“强强联合”,正如科大讯飞四川公司总经理祝伟杰所言:“绵阳的产业生态与我们的技术优势形成互补,将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端。”

目前,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已服务500余家机器人企业,链接1.5万名开发者,在工业、服务、特种及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实现广泛应用。此次分中心落地后,将聚焦核心技术研发、产品市场拓展和产业生态构建三大方向,推动“讯飞超脑”技术与本地科研院所深度融合,在人形机器人多模态交互领域实现新突破,让机器人真正成为工业转型的“智能工匠”、生活服务的“贴心助手”。

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从企业布局到生态构建,科大讯飞在绵阳的深耕,正在重新定义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当机器人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能理解、有温度的“伙伴”,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的未来图景,正变得愈发清晰。而科大讯飞,无疑正站在这幅图景的关键位置,用技术创新书写着AI时代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