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京东怒喷淘宝闪购,新一轮口水战开始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孙雅 电商行业 时间:2025-08-27 18:04:14

出品 | 电商行业 作者 | 李响

京东外卖高管发声,暗讽淘宝闪购抄袭

高端的商战往往采用最朴素的方式。

围观互联网大厂的竞争便会发现,所谓“高大上”的手段并不多见,反而更多的是公开炮轰对手、话里有话内涵同行,这种直接且不留情面的方式。

这段时间备受关注的外卖大战,同样没脱离这样的竞争路径。

日前,《中国企业家》杂志与京东外卖业务的核心负责人郭庆进行了一场对谈。

过程中,谈及京东向美团发起“外卖大战”3个月后,阿里突然宣布投500亿下场一事,郭庆表示,京东从来没有发起过什么外卖大战,就是专注在做自己的事情。

图源:中国企业家杂志公众号

对于阿里以及阿里决策逻辑,他声称完全不了解。但他认为,淘宝加码外卖的时间节点大概在“五一”前,比京东晚两个月左右;而且淘宝APP里的外卖入口设计,频道页面、营销形式,和京东基本一样,“这说明,淘宝的外卖团队确实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组织。”

郭庆的话语间,并没有直接提到“抄袭”,而是通过一种调侃的方式,把对淘宝闪购抄袭京东的不满表达出来,很像在暗讽对方。

为验证郭庆的说法,李响分别打开京东外卖与淘宝闪购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确实有着一定的相似度。

图源:淘宝APP

图源:京东APP

功能布局上,京东外卖和淘宝闪购外卖入口均设置在第三个tab,页面顶部有搜索栏,用于外卖商品检索。

另外,二者都划分了生活服务分类,如超市、买药、咖啡奶茶等,满足日常消费需求。

营销逻辑上,二者主打低价补贴吸引用户,京东有“外卖百亿补贴”,淘宝有“爆品团”,均通过优惠活动刺激下单。

内容呈现上,双方都在中部展示奶茶、小吃等高频外卖优惠商品,以“商品图+价格+补贴信息”形式呈现,引导用户快速决策;底部设基础功能栏(购物车、我的等),都符合自身作为电商APP的操作习惯。

不过,京东外卖和淘宝闪购也有不同之处。

比如,京东突出“自营秒送”“京东饭卡”等自有生态服务,强化即时配送与会员体系;淘宝侧重“闪购”标签,结合“爆红包”“鲜花礼品”等特色分类,更贴合淘宝的多元消费场景。

图源:京东APP

图源:淘宝APP

补贴形式上,二者也有不同。京东以“百亿补贴”为核心,补贴力度和官方背书感更强,而淘宝“爆品团”侧重免凑单、免运费,搭配长期发放的外卖红包,玩法更灵活。

综合对比京东外卖与淘宝闪购,二者在页面布局、功能模块等方面确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补贴形式、业务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

由此看来,淘宝闪购抄袭京东外卖这一说法,存在一定可能性,但鉴于行业发展规律,产品趋同也可能是受市场需求与用户习惯导向,难以确凿认定。

从商业竞争视角看,郭庆内涵淘宝闪购,很大程度上是双方激烈竞争态势下,对自身业务特色的强调以及对竞争对手的一种策略性回应,只能算是一种商战行为,很难上升到其他层面。

大战结束,真正的竞争才刚开始

回顾外卖大战最为激烈的那段时间,几大平台没少互相内涵和炮轰。

尤其京东和美团,刚开始的时候完全是“针尖对麦芒”。

四个多月前,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与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的社交媒体内容截图在网上流传,被网友解读为“隔空喊话”。

图源:微博

王莆中提到,近几年即时零售发展如火如荼,生鲜、酒饮、3C数码、药品等品类的进展速度远超预期,美团非餐饮品类的订单突破了1800万单,即时零售业务让对手“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据李响了解,这是首次正面回应京东外卖入局即时零售的话题。

当天中午,刘强东在回应京东集团新闻发言人齐珊珊“王莆中下场攻击我们”的提问时表示,有空不如加入“外卖小哥应急小组”,看看有没有外卖或者快递兄弟在大风中遇到困难的!或者去参与出口受阻企业采购工作,尽快给他们提供帮助,并叮嘱“不要打口仗,要创造社会价值”。

刘强东回应齐珊珊提问

看上去,京东似乎并未将美团的炮轰放在心上。

然而,战火并未就此平息。4月中旬,美团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定位为24小时服务的购物平台,主打“30分钟送达”。

在其宣传视频里,对比美团闪购与“网购” 速度时,一句 “你的东东再等等”,配上与京东 App 标识中相似度极高的白色狗狗头像,这番操作,外界纷纷解读为美团对京东的嘲讽 。

图源:美团闪购视频号

很快,京东发表《京东不打口水仗,但会坚持说实话》一文回击美团。文中梳理了京东外卖取得的成绩,着重指出因平台为品质堂食餐厅外卖,其GMV比“幽灵外卖”的1000万单还大。

图源:京东黑板报

没过多久,京东再度发文称,近期有竞对平台玩起“二选一”游戏,强行要求骑手不得接取京东平台的秒送订单,否则将面临封杀的严厉处罚,这也导致骑手收入大幅降低。

为此,京东推出一系列紧急援助措施,比如给被封杀的骑手足够单量、永不强迫兼职骑手“二选一”等。

图源:京东黑板报

一时间,京东和美团之间的火药味浓烈到了顶点。

而在双方对峙正酣时,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加入外卖大战。

后续,京东持续聚焦品质外卖赛道,逐渐退出与美团的价格缠斗,将主战场让给了阿里与美团,二者随即开展多轮低价较量,直接将行业竞争推向高潮。

7月16日,美团核心本地板块CEO王莆中首次接受了公开访谈。在访谈中,王莆中回应了最新一轮补贴战的种种争议,他表示,“我们积极应战是为了自保,同时我们也不怕打。我们不想卷,我觉得这样没意义。但是我们等了四五个月,他们的补贴越来越疯狂。”

同时,王莆中还直接喊话阿里、京东决策者,“想请他们关注一下一线的真相,不要被简单的数字蒙蔽了。”

阿里、美团与京东在外卖领域的“口水战”仍在继续。

后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随后三大外卖平台于同日集体发文抵制恶性竞争,曾喧嚣不止的外卖市场由此重回平静。

图源:美团Meituan

图源:饿了么官网

图源:京东黑板报

从表面看,外卖大战已落下帷幕,但结合前文京东高管内涵淘宝闪购的事件不难发现,各方虽看似偃旗息鼓,实则暗流涌动。

很显然,阿里、京东、美团的外卖竞争进入了新阶段。

此前,行业深陷流量争夺的漩涡,补贴大战轮番上演,虽短暂搅动市场热度,却也滋生出低价内卷、商家利润压缩、服务质量波动等问题,偏离了外卖行业的核心价值。

如今,随着监管介入与平台对恶性竞争的主动抵制,单纯靠烧钱、抢流量的竞争模式逐渐退场,行业竞争逻辑正迎来重构。

这一阶段,外卖市场的竞争不应仅仅停留在流量争夺、补贴大战和表面模仿上,更需跳出短期利益的消耗,回归服务本质。

对用户而言,是保障餐品安全、提升配送效率、优化消费体验;对商家而言,是降低运营成本、拓宽盈利空间、提供数字化经营支持。

只有将竞争重心放在为用户创造真实价值、为商家搭建更健康的经营环境上,才能打破此前的恶性竞争循环,推动外卖行业真正从“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既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三大平台在新阶段实现突破的头等大事。

THE END

标签: 京东 淘宝 美团 补贴 图源 平台 行业 业务 郭庆 核心 用户 形式 刘强东 大战 二者 口水战 逻辑 品类 奶茶 商家 集团 方式 黑板报 新一轮 内涵 品质 莆中 主打 空间 盈利 价值 杂志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