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8 月 26 日消息,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朱磊今日下午发文,再次回应了小米集团合伙人 / 总裁、手机部总裁、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此前转发的微博内容,称其转发了一张拉踩明显且经恶意处理的图片,且该机型十年前早已退市。他还直言“一颗螺丝钉的真实,胜过十万次虚假的转发。”
朱磊还建议卢伟冰:“下次转发微博前,若能以同样认真的态度多核实一下内容的真伪,想必会让您传递的信息更有价值。毕竟,制造业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IT之家附朱磊微博原文如下:
大家好啊,昨天写的微博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关心。 有人问:为啥要盯着小米卢伟冰的一条转发不放? 也有人批评我们反应慢,网上都“破案”一周了才出来说话。 格力的性格像一个“工科男”,埋头实验室和生产线,在舆论场上确实常常显得慢半拍。 真相虽然迟到,但不会不到。 在卢总的微博里,我们又看到了他转发的一张对比图,展示所谓“小米中央空调”和“格力中央空调”的主板结构。 这是一张拉踩明显且经恶意处理的图片,却被广泛传播,刻意引导“格力做工粗糙”的印象。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我们进行了核实: 第一,图中展示的格力机型十年前早已退市,不是现售产品; 第二,即便如此,其内部结构还被人动过手脚,刻意营造出“凌乱”的效果。 我找到了这位“老伙计”的真实照片,请大家看一下:和网传图完全不同,即便是十多年前的产品,格力的内部结构,仍然是规整、严谨的。 如果确实出于技术兴趣,小米的卢总应该拆解实机来比较,而不是随手转发未经核实的内容。为了求真,我们做一次真实的对比: 此处我仅用格力 2021 年生产的家用小多联,与小米 2025 年推出的同类新品进行比较,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 1、电源接口:格力采用零火两位,简洁、易懂、方便安装维护。小米仍用老式 6 位接线。 2、通讯方式:格力采用 CAN 系统,高速稳定、容错率高。小米是老式 485 接线,正负极不能搭错,容错性比格力方案低一到两个数量级。 3、工艺水平:格力采用高效率、高集成度贴片工艺,小米依旧是老式插装件。 仅这三点,就足以说明:哪怕是格力四年前的产品,在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上,依然领先于小米 2025 年的新品,其差距甚至是代际级的。 至于强弱电分离、走线方式等细节,就不一一展开了。懂行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补充。制造业的精髓,本就藏在这些细节里。 —————————— 中央空调,是制造业里的“三高”门类:系统复杂度高、技术门槛高、工程要求高。 绝不是从代工厂搬几台小多联回来,换个外壳,就能说自己已经掌握了中央空调的制造能力了。 格力是全球少数掌握中央空调全链路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企业。 从卡塔尔世界杯到北京奥运会,从人民大会堂到珠港澳大桥,有超级赛事和超级工程的地方,就有格力中央空调的身影。 今年六月,格力主导的两项标准还写进了 ISO,填补了该领域多年的全球空白。 在被误解和抹黑的另一面,是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坚持,默默奉献的格力。 这一刻,我们却不得不晒出一块小小的主板,来回应网络上的流言。 —— 这几天看卢总的微博,我还发现了一个“定律”: 一些人很喜欢用转发来表达观点。传媒行业的专家告诉我,这是一个精巧的套路,既能表达观点,让谬种流传,一旦被质疑,又便于撇清关系。 可制造业不是这样。 一颗螺丝钉的真实,胜过十万次虚假的转发。 诚如卢总微博所言:“做大家电,我们是非常非常认真的。” 下次转发微博前,若能以同样认真的态度多核实一下内容的真伪,想必会让您传递的信息更有价值。 毕竟,制造业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行业里少一些虚假的转发,多一分踏实与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