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周鸿祎再谈大模型开源VS闭源:中国大模型就是AI界的安卓系统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TechWeb 时间:2025-08-25 16:31:01

8月25日消息,360创始人周鸿祎发布视频表示,国产大模型开源打开了新局面,OpenAI首次开源大语言模型就是信号。

周鸿祎认为,OpenAI被迫开源其AI技术,源于中国AI企业采取全民开源和生态建设策略,打破美国厂商的闭源垄断,推动了全球技术革命。中国AI行业通过开源降低技术门槛,吸引了全球开发者,构建了强大的生态系统。

“中国AI用开源的生态打法破局,使得中国AI有机会引领全球的技术革命”,周鸿祎以智能手机时代的苹果和安卓为例称:“还记得智能手机刚普及那几年吗?iPhone掀起了整个手机产业的智能化浪潮。但是iPhone是闭源的、封闭的、垄断的。但是开源的安卓系统让更多的应用开发者可以进来丰富生态。手机厂商也能大批参与,造出不同价位的手机产品,让所有人都用得上智能手机。现在中国大模型就是AI界的安卓系统。”

有了国产开源模型,用户和小企业不再需要花高价买美国的API,不用看美国大厂的脸色。现在美国很多垂直模型,美国很多高校和企业的模型也开始拥抱中国的开源模型。抛弃了ChatGPT,用的是Deepseek和千问。Deepseek和千问在HuggingFace上的下载量就可以知道,中国的大模型技术已经被全世界认可和接受。

周鸿祎认为,表面上看Deepseek没有直接获得大模型的收益。从长远上来看,开源模型聚集了全球百万开发者帮你测试优化。不用靠重金砸营销就能迅速构建超级生态。大家都来围绕你搞应用、视频硬件、跑私有部署。所以中国的开源AI大模型技术会变成全世界AI大模型的根技术,会变成行业标准。

“作为互联网的老兵,从互联网的历史来看,在很多领域开源都战胜了闭源。所以在大模型领域,我觉得从长期来看,开源的大模型模式必将战胜封闭的闭源模式。”周鸿祎总结道。

以下为视频文字:

OpenAI被逼迫开源中国AI的安卓时刻就要来了。OpenAI最近开源完全是被迫的,就是被中国的大模型厂家逼的无路可走了,为什么呢?我来给你讲一讲这个故事。最近奥特曼突然放出了两款全新的开源模型,性能大概相当于GPT O4 mini版,这可是OpenAI第一次开源大语言模型。

现在美国这几个大模型大厂,一个都想着闭源、涨价、垄断、收割市场。但没想到中国大模型这波全民开源加生态共建的打法,直接把他们的好日子给搅黄了。所以我讲中国AI的安卓时刻真的要来了。我们来看一看中国AI如何用开源的生态打法破局,使得中国AI有机会引领全球的技术革命。

还记得智能手机刚普及那几年吗?iPhone掀起了整个手机产业的智能化浪潮。但是iPhone是闭源的、封闭的、垄断的。但是开源的安卓系统让更多的应用开发者可以进来丰富生态。手机厂商也能大批参与,造出不同价位的手机产品,让所有人都用得上智能手机。现在中国大模型就是AI界的安卓系统。

今年以来国产大模型集体发力,像Deepseek、千问、kimi还有智谱,一个接一个的宣布开源。两年前如果你想部署这些大模型,都是几千万的天价,普通创业者根本用不起。但现在开源模型直接把使用成本打到几乎为零,一个普通开发者就能把大模型自己跑起来。但是现在美国的大模型厂商却不约而同的走上了闭源路线,由OpenAI和Anthropic为代表,他们一方面在搞技术进步,同时也在建数据高墙、建护城河,因为未来AI时代谁控制了模型,谁就控制了创作工具、信息分发、内容生成、社会共识的入口,说白了就是想垄断市场,掌握AI时代的话语权,进而能够控制全世界,因为将来全世界的活动都会运转在算力之上。

而中国的模型厂商走的是完全相反路,以Deepseek为代表,坚持开源路线,其实是把科技平民化、普惠化,让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以极低的成本使用大模型技术。这不是简单的价格战,这是开源打出来的模式碾压。有了国产开源模型,你不再需要花高价买美国的API,不用看美国大厂的脸色。现在美国很多垂直模型,美国很多高校和企业的模型也开始拥抱中国的开源模型。抛弃了ChatGPT,用的是Deepseek和千问。可以看一看Deepseek和千问在Hugging Face上的下载量就可以知道,中国的大模型技术已经被全世界认可和接受。

表面上看Deepseek没有直接获得大模型的收益。从长远上来看,开源模型聚集了全球百万开发者帮你测试优化。不用靠重金砸营销就能迅速构建超级生态。大家都来围绕你搞应用、视频硬件、跑私有部署。所以中国的开源AI大模型技术会变成全世界AI大模型的根技术,会变成行业标准。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目前在一些垂直业务性能上,美国的大模型确实还有一些优势,比如说GPT4的推理能力确实很强,GPT5刚刚推出,但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大厂的闭源策略正在被现实逼的节节退让,这次OpenAI之所以开源两个轻量的模型,说白了就是被逼的,他们意识到如果不在开源生态里占个位置,以后就彻底被开源生态用生态模式给超越了,给边缘化了。后面谷歌、Anthropic这些厂家很可能也会被迫跟进开源小模型,因为闭源的弊端已经很明显了,成本高、部署受限、社区的参与度低、创新的速度慢、应用的适配的生态封闭。在这样的模式下,哪怕你现在性能再强,也挡不住生态的侵蚀。而中国这边像Deepseek、千问已经进入全球第一梯队,性能差距越来越小,生态越来越大。等到模型性能的差距不再那么大的时候,真正决定胜负的就是谁拥有更大的生态的力量,谁能服务更多的用户。按照这个势头再发展下去,未来全球大网AI产品底层用的都是中国的模型框架和工具链,这就是美国政府和美国大厂最害怕看到的局面。

有人问我说中国要到底怎么超越美国呢?我觉得双方的技术应该是交替领先,仅靠我们中国的技术长期碾压超越美国,这话也不太现实。我觉得性能上应该是互有胜负,后面就要靠商业模式的碰撞和生态的发展来看市场究竟更认可谁。所以中国和美国的大模型之争,就是闭源和开源的路线之争,生态之争、社区之争。

美国现在走的闭源、封闭、高价、垄断,背后还是旧时代的科技霸权逻辑。目的是在人工智能上建立起垄断的统治地位。中国走的是开源共享、普惠共建的生态,是技术全民化,生产力社会化的新路径。这不仅决定了谁能做出更好的模型,也决定了AI这条路到底是属于少数人的资本游戏,还是属于所有人的技术革命。我们不是靠着搞封闭、搞营销去垄断世界,而是靠开放、合作、共建的开源生态,走出一条技术普惠、生态共赢的新路。开源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更为强大的战略。未来属于开放者,属于共建者,属于那些愿意让技术普惠到每一个普通人,每一个中小企业的人。

作为互联网的老兵,从互联网的历史来看,在很多领域开源都战胜了闭源。所以在大模型领域,我觉得从长期来看,开源的大模型模式必将战胜封闭的闭源模式,你觉得呢?所以现在中国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速度之所以很快,还是要感谢Deepseek和千问,还有智源、kimi这些坚持开源的厂商。正是因为他们的开源,使得这个技术每一个人都能唾手可得,每一个企业都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去使用。这样的话中国整个产业的数字化产业的智能化,数转智改,工业革命可能发生的比美国速度更快。(果青)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