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见证历 史,大A拿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在昨天冲破3800点。
上证指数上涨1.35%,深指上涨2.07%,创业板上涨3.36%,涨势凶猛得吓人。
身在其中,好久没见过这种架势了,这种上涨涨得人焦虑,感觉每时每刻挣得都是刀口舔血的钱。
横亘在咱们股民心里的一个小问号,时不时的就跳出来。
这一次的牛市,是不是真的不一样?
这个问题到现在是众说纷纭,反正怎么说看似都对。牛市涨到后面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心理和情绪博弈。
但是一个牛市想要保持持久,光有情绪是不够的,还是需要低下头来看看影响牛市的宏观基本面和政策。
尤其是政策氛围,鼓励和不鼓励,刺激和不刺激,差别就非常大。
今年下半年影响牛市走势的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需要大家持续去追踪。
大洋彼岸美联储在9月份能不能降息,会对我们这轮牛市的进程和波动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这几天围绕着美联储能不能降息的博弈,真的是惊心动魄一波三折。
特朗普力推美联储降息,一再朝美联储施加压力。前一段他刚刚提名了斯蒂芬.米兰出任美联储理事,这两天又用房贷资料的问题逼另一个美联储理事库克辞职。同时加大了对鲍威尔的攻击力度。
看似美联储9月降息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但是现在传出来美联储要公布新框架。当前美联储使用的框架是2020年发布的,这个框架在通胀和就业两个指标上更优先保就业,由此导致后面几年美国通胀飙升。现在美联储好不容易把通胀压了下来,在新周期的开端上,决定使用新的框架。
新的框架和当前框架正好相反,在通胀和就业两个指标上,美联储将会更重视通胀的控制。
当美联储把抗通胀放在第一位时,美联储9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就下降了。
如果美联储不能如资本市场预期的那样进行降息,而是采取渐进式的降息步骤,那么全球的金融市场都会受到影响。
对于咱们牛市来说,美联储如果不降息会打乱牛市的进程。
在场子里咱们得知道自己挣的是什么钱。这一轮牛市之所以能够起来,和基本面关系不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流动性实在太充裕了。
根据央妈7月份发布的金融数据,7月的居民存款减少了1.11万亿,同比多减了7800亿。而同时7月非银存款大幅增加2.14万亿。居民存款出现了久违的搬家现象。
居民存款为什么搬家?这个得益于两个方面的一压一抬。
一压,压的是无风险的收息产品。
银行存款利率已经低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了。四大行的活期存款降到了0.05%,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仅为1.25%。
之前还有5年期的大额存单,今年多家银行都下架了5年期的大额存单。虽然仍有部分银行发行3年期大额存单,但是大额存单的利率和定期存款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小。
以招行为例——
1年期可转让大额存单利息1.4%,1年期定期存款0.95%,利差0.45%
2年期可转让大额存单利息1.4%,2年期定期存款1.05%,利差0.35%
相比较2021年3年期大额存单动则3%以上的利率,和定期存款之间利差0.5%以上,甚至高达1%以上的利差,现在的大额存单不到2%的利率味如鸡肋。
还有今年8月份两部门发文恢复征收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券利息收入的增值税,让银行理财、债券基金的收益进一步下降。
事实上,2%以上的无风险收息产品已经越来越少,3%以上的无风险产品几乎绝迹。无风险收息产品的收益下降,倒逼着居民资金进入到股市。
一抬,抬的是股市。
不管我们怎么吐槽大A,大A真的是慢慢的在积攒出来长牛和慢牛的气势。
今年以来,上面对大A寄予厚望,希望做大做强咱们自己的资本市场。大A被当成下一个承载居民财富的资金池。
按照今年1月印发的关于《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公募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静态估算2025-2027年公募至少需要增持5900亿、6500亿和7100亿。
而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增持A股仅仅1456亿,还有很大的空间。再加上险资也在持续入市,截止到今年的2季度末,险资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规模突破了4.7万亿,比去年年底增加了6223亿。
现在大A身上有三层护法。
保底的是国家队,中央汇金和证金公司等国家队在场子里发挥着类平准基金的作用,预防突发或者特殊时期的急跌猛跌。再往上是公募、险资等中长期资金按照要求在持续入市,最上层是7.2万亿的居民超额储蓄在寻找高收益资产。
三层一叠加,光流动性都能撑起来一个大牛市。
牛市是无疑了,但是按照我们的期待,想要的是慢牛长牛,类似于美股那样的牛长熊短的牛,而不是水牛疯牛,一哄而散之后一地鸡毛。
那涉及到慢牛和长牛,就必须需要能够支撑牛市的基本面。
这个基本面包含政策基本面,以及由政策刺激之下好转的经济基本面。换句话说,要想牛市持久,仍然需要支撑经济的刺激政策。
今年7月份,调整产业结构的反内卷政策已经出过了,轰轰烈烈的反内卷正在进行中,这个时候还需要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刺激。
而如果美联储9月份降息,并且以后进入到降息通道,能够减少我们和美国的利差,央妈降息的掣肘就会减少,叠加上反内卷政策,国内经济和政策的互振将会进入到供给侧的反内卷+需求侧的刺激从而推升基本面良性向上的好转。
另外当下我们和美国引领牛市的都是来自于AI时代下的科技叙事,当下纳指因为最近麻省理工学院的看空报告正处在调整震荡区间,如果美联储降息,也能释放流动性,对美股AI科技形成支撑,从而我们的资本市场的AI科技叙事一样坚挺,大家都能躲过科技泡沫的回落。
而如果美联储不降息,那么全球央妈的政策都会受到掣肘。我们的牛市可能会出现波动,这个时候就需要其他替代性的政策刺激出台,来支撑基本面的好转,从而将牛市带入到下一个进程。
请让我们密切关注美联储的降息动向,这个影响全球央妈行为和政策的动作,会让牛市的过程出现波澜。
希望这一次的牛市,走出和历史任何一个时期都不一样的趋势,中国资本市场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慢牛长牛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不对真实的股票或期货操作提供指导意见,米筐不推荐任何股票,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之用,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5,注定不平静。
资本市场还有哪些机会?大盘突破 3700 点后如何走?行情接下来调整还是继续上攻?
公开场合不便多说,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群。
定时发布最新资本市场分析情报,和管清友、吴小平、潘向东等一起了解政策趋势和经济走势,找到确定性机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