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一个讲脱口秀的人工智能硕士,把AI放到段子里,逗不笑任何人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果壳 时间:2025-08-19 22:17:14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AI故事计划(ID:AIstory1)


2023年,从墨尔本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毕业后,赛文既不愿投身AI大厂,也无意于大模型研发。反而一头扎进脱口秀行业,成为兼职单口喜剧演员。

顶着名校硕士光环,却跑进文娱圈和文科生“抢饭碗”。这种反差放在AI时代,颇有几分向下就业的错位感。

脱口秀里讲AI

因为一封私信,赛文最近格外开心。

写信人是位妈妈,她替12岁的儿子问:“‘虽然我叫赛文,但你不能真把我当奥特曼用’这句话里的“奥特曼”是一语双关吗?”

这是赛文在综艺节目《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中玩的一个双关梗。这里的“奥特曼”既是动画片中的赛文·奥特曼,也是OpenAI的总裁山姆·奥特曼。

这个梗,对于不太关注AI的观众很难秒懂。

赛文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单口喜剧演员。6月份,他登上了一档热度颇高的脱口秀竞技节目。同时,他还是墨尔本大学计算机专业人工智能方向的硕士。

墨尔本大学学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计算机专业在澳大利亚排名第一。在外界眼中,名校AI硕士意味着毕业即可直接进大厂拿高薪。赛文说,这并不符合实际的就业形势,并非人人都能享受人工智能的高薪红利。

2023年毕业后他入职某国企,白天上班,晚上兼职说单口喜剧。他将自己定义为“人工智能的前排观众”。

即便是说脱口秀,赛文的表演也“不怎么切中风口”。6月28日播出的节目里赛文聊的是AI,主题叫《有个AI梦男领导是啥体验》。

这段表演主要讲述技术崇拜下的职场困境。故事中,赛文作为技术打工人,被盲目跟风AI的中年领导反复折磨。

领导盲目转发“AI一键生成PPT”营销号,却不知打开PPT需双击操作;要求大语言模型深度思考,却因指令模糊导致AI当场宕机;沉迷打造“AI面子工程”,最终逼得他用开源模型套壳应付了事。

AI虽火,但在脱口秀里说AI不太容易火。近几年,最出圈的脱口秀议题基本都是性别话题。从杨笠到新人演员嘻哈以及爆火的房主任,家庭暴力、职业歧视、女性痛经等话题轮番上阵,纯粹搞笑的“无负担段子”反而变少。

比较小众的AI议题,基本不具备热搜体质。

7分33秒的表演中,除了山姆·奥特曼至少还有一个包袱没有抖响——艾伦·图灵。这个包袱主要讲面对AI骚扰电话,赛文无可奈何想问候对方的长辈,却碍于对方只是个AI无法自由发挥,只能转而骂一骂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

赛文讲完台下基本没有笑声。

有位钟爱“智力梗”的粉丝,试图托人辗转告诉赛文,要他少用一些专业术语。粉丝认为开源模型套壳等密集的科技黑话,阻挡了受众。希望他在规避一些“AI术语”。

做知识型脱口秀,并非赛文的初衷。

“平庸”的AI人才

赛文1999年出生于盛产喜剧人的东北。他小眼睛、厚嘴唇,穿着打扮与所有工科男无异——衬衫、T恤“焊死”在身上,稍不留神便会融入人海茫茫。

“你坐地铁到每个城市的科技园、软件园、高新区……车厢里都会有一半人长我这样。”

外貌平凡者也会有主角梦。赛文一直想在生活里寻找存在感。读最火爆的AI硕士,未曾帮他实现这个愿望。

2021年疫情期间,赛文拿到了墨尔本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offer。选择人工智能小方向时,他对这个风口毫无感知。直到入学一年后ChatGPT横空出世,这个专业才开始爆火。但赛文始终不认为自己处于风暴中心。

由于用第二语言攻读第二专业,他读研期间最大的感受是痛苦。课堂仅讲解经典模型,其余90%内容需自学完成。尽管凭借努力取得不错成绩,但参加校内计算机竞赛时,他能明显感到天赋差距——有些人写出的算法算力消耗小、性能优越,训练出的AI远超同学。

他将此比喻为跑步时天才与普通人的竞争:“差0.1秒可能就是天壤之别,而我显然不是这个领域的天才型选手。”

“我来适应世界已属不易,他们是来改变世界的。”谈及稚晖君、杨植麟、肖弘等AI风云人物,赛文常想起那些“说起AI就眼睛发亮”的天才同学。

他认为自己并非这类人。他眼睛发亮的时刻属于脱口秀舞台。

2021年7月,赛文在西班牙高中同学的启发下尝试脱口秀。首次登台在老家东北,面对免费开放麦,他遭遇“全程零笑声”的尴尬。如今回忆,说过什么一片空白,只记得“被注视的瞬间感觉自己很帅”。

赴澳读研后,为延续兴趣并搭建舞台,他创建脱口秀俱乐部。没想到迅速壮大,理发师、餐饮从业者、学生纷纷加入成为演员。他认为成功得益于理性思维:“做这个事情并不从0到1,这更像是数据迁移过程——对接场地、支付成本、聚拢演员观众即可。”

想从圈子“出头”也有相似的路径可以遵循:线下开放麦打磨、参加比赛选拔、冲击综艺节目。

理性的背面是不能自如的运用直觉反应。对于脱口秀创作,赛文有自己的遗憾。工科背景让他多了一些逻辑,少了一些肆意挥洒。

“我们太讲逻辑了,好笑不分逻辑。”

另寻人生剧场

赛文在国企的工作内容类似项目经理。主要撰写商业企划书、完成项目交付,编码仅占很小比例。

“最不浪费生命的做法,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剧场。”赛文并不认为自己是“向下就业”。

工作之余,脱口秀占据他大部分时间。他很享受目前的状态,认为工作和兴趣这两条生活线缺一不可。脱口秀这份副业不仅提供精神支撑,还能补贴一点生活。

市场数据显示,顶尖名校的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进大厂,一般年包在30万-40万之间。而一些知名的脱口秀演员,收入是可以高于这个数据的。

和所有人一样,赛文害怕被时代淘汰。虽未站上技术舞台,但专业出身让他更懂如何与AI对话,提升工作效率。他想善用自己这个特长。

最近,他在研究做独立开发,自己寻找需求、自己编写App。但凡哪天代码写得少了,就会产生轻微焦虑。做这件事并非为了盈利,而是写代码能让内心更加充盈。有人主导人类重大进程,他想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细小需求。

同时,他也拒绝将开发者思维强加于生活。尤其反感“万物皆可AI”的伪创新现象。近期网购时,他刷到一款“AI智能面膜”:宣传图以黑底白线勾勒出人脸面具轮廓,展示视频充满动画特效。他暗自吐槽:“这种伪AI产品,简直就是为脱口秀量身打造的素材。”

人生价值排序中,赛文将体验置于首位,其次是家庭,最后是事业。他最常挂在嘴边的词是“开心”——上班开心、说脱口秀开心,一顿美食、明媚阳光都让他开心。

除了“奥特曼”的双关梗被小孩破译,近期他的另一件开心事是“发现西红柿鸡蛋馅饺子很好吃”。

“如果有人发明超酷的自动驾驶技术,除非送我一台,否则不会让我特别开心。”赛文说。

撰文|孙瑞敏

编辑|张 霞

“AI故事计划(ID:AIstory1)人在AI时代的命运。这个编辑部致力于记录AI时代的真实故事”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AI故事计划ID:AIstory1),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