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果链三巨头命运分野:立讯、蓝思“吃肉”、歌尔难解忧愁?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婷 互联网那些事 时间:2025-08-19 14:55:34
昔日名动江湖的果链三巨头,如今却走到了命运的分叉路口,从已披露的最新财报来看,立讯和蓝思皆保持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唯有歌尔单季营收大幅下降,不过,风物长宜放眼量,歌尔似乎也有“大招”待放……

互联网那些事

昔日名动江湖的果链三巨头,如今却走到了命运的分叉路口,从已披露的最新财报来看,立讯和蓝思皆保持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唯有歌尔单季营收大幅下降,不过,风物长宜放眼量,歌尔似乎也有大招待放

01,三巨头走出了三条路

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和歌尔股份一度被誉为果链三巨头,在苹果如日中天的黄金岁月,这三大供应链巨头曾凭着规模效应与技术优势跟苹果一起吃香喝辣,而伴随着去苹果化,这三家的境遇已经呈现明显的分化,还是先来看一下业绩变化。

2025年一季度,歌尔营收同比下滑15.75%,净利润同比增长23.42%,同期立讯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7.9%,净利润同比增长23.17%,蓝思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0.1%,净利润同比增长38.71%;

歌尔营收趋势,图源:百度股市通

不难看出,三巨头中,歌尔是唯一一个营收负增长的,why?

以立讯为例,虽然消费电子业务仍然是核心支住,2024年对营收的贡献高达83.4%,但是在新业务开拓方面,立讯的表现堪称惊艳,比如在汽车与通信板块业务上,立讯的年同比增速高达48.7%;

以及,王来春的经营哲学的高超之处逆势而为,大家都在谈去苹果化、要适当化解单一巨头的依赖风险、欧菲光是前车之鉴对吧?好,那我立讯能不能多做一点功课,让苹果只能加大对我的依赖呢?

事实证明,王来春真的做到了与苹果的共赢,有数据显示,过去五年的时间里,苹果与立讯之间的业务不减反增,往来规模增长了5倍,立讯为此扩建了9家工厂,iPhone16等苹果主力系列机型的生产资源大量掌握在立讯精密手中,创造了近10万个工作岗位。

再来看蓝思,去年的营收达到698.97亿元,同比大涨28.27%,创历史新高,然后苹果对它的业绩贡献,2022年~2024年的营收占比依次为71%、57.8%和49.5%,也就是说,去年来自苹果的营收仅占一半,那蓝思为何还能逆势大涨呢?

原因也十分清晰,比方说在智能手机和PC领域,蓝思一家就包揽了玻璃、金属、陶瓷等上游外观件、结构件及功能模组导入的全链路业务,这也是其旗下湘潭蓝思组装业务营收飙涨97.4%的基础;

而且跟立讯一样,蓝思也成功打入了智能汽车市场,招股书显示其智能汽车与座舱类营收攀升至59.35亿元,同比大涨18.7%,有机构预测,蓝思凭借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深厚优势和制造优势,有望在车载市场抢占更大份额。

包括AR眼镜、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硬件赛道,蓝思同样凭技术积累和产业优势成为了一线品牌的核心供应商,比如为机器人企业供应关节模组、夹爪和DCU等零部件,为智能眼镜企业供应镜架、镜片和全自动组装服务等;

歌尔这边,如果从规模论,其实体量比蓝思还要大不少,2024年营收是破了千亿大关的,虽然增幅仅2.4%,但是归母净利润仍然有26.65亿元,同比暴增114.93%,综合毛利率也提升至11.09%,这个盈利水平,坦率讲,可圈可点!

至于为何25Q1营收大幅下滑,其实也不难理解,一季度是传统消费电子行业的淡季,没有啥重榜新品发布,叠加客户备货量需求降低,自然会直接影响歌尔的单季业绩,比如PS VR和Quest系列已处于销量末期,势能下滑是行业正常现象。

果链三巨头中,歌尔目前是受消费电子行业波动影响最为明显的,所以在营收上的表象也就更醒目,但是,这个单季的负增长,完全不足以用掉队论短长。歌尔会成为下一个欧菲光当属无稽之谈。

02,歌尔的V字反弹

歌尔行走江湖的一招鲜其实相当明确,就是公司在声光学领域的具备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来看,歌尔并不急于跟立讯和蓝思一样横向拓展业务板块,而是选择聚焦在最拿手的声光学领域深耕!

在笔者看来,歌尔的这种战略定力值得钦佩,同时加码这种窄且深的垂直整合能力,未来或有更高的商业溢价空间参考iPhone成为全球最赚钱手机公司的宝典(核心就是硬件和软件体验做到了极致!)

具体来看看歌尔是如何推进的:

今年7月23日,歌尔豪掷104亿港元(95亿元人民币)收购香港联丰全资子公司米亚精密和宏昌实业100%的股权,目的是提升公司对新兴智能硬件对精密结构件等零组件的高要求的满足能力。

8月8日,歌尔再出手,通过子公司香港歌尔泰克向Haylo Labs提供不超过1亿美元的附股权收益权的有息借款 ,期限5年,Halylo将用该笔资金收购Plessey 100%的股权,Plessey是全球知名的Micro-LED生产商,跟Meta合作密切,歌尔的这波操作用意不可谓不明显。

据Counterpoint统计的智能眼镜市场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Meta一家占据了行业73%的逆天份额,其次是华为、雷鸟(TCL旗下智能眼镜品牌)和小米等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小米今年上半年才发布公司第一款AI眼镜,就已经排到了行业第4名,足见该行业的增长,远未见顶!

来自IDC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为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据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

可以说,国际两大权威数据机构的统计数据,交叉验证了可以提供光学模组及整机组装服务的歌尔在AI眼镜这块的押注的方向正确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AI眼镜,在AI手机的声学传感器以及车载扬声器&高端音响&AR设备音响方面,歌尔会同旗下子公司也在积极发力,也就是说,虽然不主动追求横向拓展业务面,但是因为在声学领域(音响、耳机)的深厚造诣,让歌尔有了横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AR设备等赛道捕食的实力。

2025年一季度,歌尔的研发费用达到10.96亿元,同比大涨32.8%,其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长年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截至目前,歌尔的专利申请量累计超3.4万项,覆盖声学算法、MEMS传感器、降噪技术、光学引擎设计、声学器件设计制造等全链路。

其自研的RVF™语音增强算法、ImmeAudio™音效引擎,可提升复杂场景语音识别率30%以上。目前歌尔的VR光波导良率已达85%,而行业平均水平刚达60%的及格线,其XR音频方案更被Meta和索尼等巨头纳为行业标准;

目前歌尔已凭实力拿下苹果、三星和华为等全球级科技巨头的声学类产品(麦克风、耳机等)订单;Meta、索尼等巨头的声学产品订单,因为深厚的技术优势,还拿下了特斯拉和蔚来等高端电动汽车的声学系统订单;

在资本并购、技术研发、专利的商业转化及深度绑定的全球知名大客户方面,有着显著优势的歌尔,单季的营收下滑应不足为虑,其拥有的穿越周期的能力,或许才是笑到最后的终极武器。

参考资料:

IDC、Counterpoint、歌尔官网、蓝思科技和立讯精密公开财报等数据,部分图源网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