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绿水青山炼金记|重庆“智造”奏响绿色交响曲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上游新闻 时间:2025-08-19 10:29:58

开栏语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这字字千钧的理念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在全国的山山水水间生根发芽。年初,重庆市委在“新春第一会”上作出部署:推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上游新闻将深入挖掘现代化新重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炼金术”,策划推出《绿水青山炼金记》系列报道,奏响美丽中国建设中“渝”众不同的生态“最强音”。

走进赛力斯超级工厂,处处可见绿色制造的智慧结晶:涂装环节有机废气去除率高达100%,前处理薄膜工艺实现磷镍零排放,纯电无人驾驶重卡实现园区运输排放零碳化,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标杆样本。今年6月5日,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成了生态环境部聘任的第七批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之一,也是迄今为止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中来自汽车领域的第一人。


赛力斯超级工厂,经过严格检查,车辆驶出下线质量门。

在这背后,作为国家工业重镇,以赛力斯等为代表的制造业企业,正在积极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以绿色为音符,在巴渝大地上奏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交响曲。

重庆造新汽车刮起“绿旋风”

如今,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驰骋的身影。


赛力斯超级工厂,经过严格检查,车辆驶出下线质量门。

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售42.7万辆,同比增长182.8%,单位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16.9%。在其去年1452亿元的营业收入中,新能源汽车贡献超93%。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4581辆,同比增长5.70%,1-7月累计销量达216689辆。其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问界M9车型,在半年内售出6.24万辆,在高端市场中表现突出,持续稳居50万元级市场销量冠军。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不是一蹴而就。瞄准新能源汽车的赛道,赛力斯谋划已久。9年不惜“血本”的投入,正是赛力斯能在向新而行、绿色转型的激烈竞争中棋高一着的关键。

作为重庆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赛力斯自2016年就早早地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不断探索产品技术升级路径,打造绿色低碳的新豪华汽车产品,为市场带来了问界M9、问界M7、问界M5、问界M8等一系列高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车型。而将赛力斯由产品品牌名称跃升为公司名称,让公司与品牌强关联,更足可见其对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重视。

不仅在国内,8月4日,“问界山海·智行东盟启动会”在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举行,意在辐射东盟、拓展东南亚市场。截至目前,赛力斯已成功进入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量突破55万台,市场遍及欧洲、中东、美洲、非洲。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的“含绿量”也不容小觑。赛力斯注重整车低碳设计,开发新型双层流高效空调系统,冬季采暖工况下单车可比普通空调系统节能30%-40%。同时,赛力斯对每一款车型都提出超1000余个轻量化方案。以问界M9玄武车身为例,其依托一体压铸高集成化设计,车身零部件数量减少212个,连接点数减少1440个,扭转刚度提升24%,轻量化系数降低到2.02。此外,赛力斯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平台,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和单位里程碳足迹核算。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造”新能源汽车产量48.93万辆,同比增长25.0%,新能源整车增加值同比增长19.6%。

智慧赋能打造“零碳”造车新范式

赛力斯的智慧工厂也“绿意”盎然。

阳光映射之下,厂房屋顶和车棚区域铺设的光伏板熠熠生辉。赛力斯的三座智慧工厂,全部按国家级“绿色工厂”标准打造。仅位于龙兴的超级工厂,投资超30亿元,采用14项先进节能环保工艺与装备、10项通用节能装备、7项数字化系统,实现了“光伏+造车”的“零碳”造车新范式。


赛力斯超级工厂“光伏+造车”打造绿色新典范。

屋顶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已超100兆瓦,累计发电量突破8000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万吨。目前赛力斯正在稳步推进二期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将达200兆瓦,预计年发电量超17000万千瓦时,可减少1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植树超1000万棵。赛力斯首创“厂中厂”模式,联合全球头部供应商集成产业链,构建行业头部供应链生态体系,引进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企业在龙兴超级工厂内建厂,减少物流碳排放30%以上。

赛力斯还建成业内首个零碳智慧物流港,18台无人驾驶电动重卡绿电补能,厂内叉车等100%电动化,年减排近900吨。中水回用超12.7万吨/年,整车包装循环回收率达99%,问界M8、M9获一级低碳标签。


赛力斯超级工厂的零碳智慧物流港里,无人电动重卡高效运转。

此外,赛力斯还建立了碳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了数字化、集约化的全生命周期碳管理。通过构建供应链生态,赛力斯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集聚了大批上下游企业,基本构建以与华为跨界合作为核心,包括众多头部供应链企业的“1+1+N”合作生态关系,实现零部件高度集成和供应商本地集聚,形成共同设计、共同研发、同步生产的紧密“链路”。以绿色采购促产业链减排,核心供应商绿电使用率达47.5%,带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2023-2024年单位产品碳排放连续下降,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38%,新增就业3800人,实现了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

站在新起点,重庆正以“超级能效”工厂和“零碳”工厂为目标,向绿色制造更高阶迈进。根据《重庆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十四五”末,累计建成市级及以上绿色园区30个以上、绿色工厂30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5%。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实习生 曾艺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