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牛市周期,还需要「压舱石」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懂财帝 时间:2025-08-19 10:08:27



拥抱红利,本质上是与一批优秀企业同行,是在纷繁复杂的周期中,抓住确定性。

©️懂财帝出品 · 作者|嘉逸

A股继续上涨,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创近10年新高。

但,人们已不再狂热。随着理财观念的成熟,很多投资者都意识到:牛市追涨杀跌,反而更容易亏损。如今,他们越来越理性,不再想一夜暴富,求稳微赚才是幸福。

不过,低利率时代下,余额宝、大额存单、10年期国债等传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正不断下滑,目前均低于2%,连通胀都跑不赢了。

该如何稳健地搞钱?“股神”巴菲特和国内保险巨头的经验,值得借鉴。

巴菲特一直加仓高股息的日本五大商社,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国内险资也在持续买进A股、港股的高股息资产。

“聪明钱”的作业值得一抄。对普通人,尤其是投资小白来说,高股息红利资产攻守兼备,确实是相对踏实的选择。

但股海浮沉,押注某一家公司很容易“踩雷”,或陷入“高股息陷阱”。

ETF,是一个相对友好、便捷的专业工具。以港股红利低波ETF(159569)为代表的红利类ETF,值得关注。

1 | 高股息资产「闪耀」

巴菲特曾提出“一美元原则”:企业所保留每一美元的收益,至少应该能够为股东创造一美元的市场价值。

意思是,利润要么用于企业的经营扩张,要么分红,让股东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

如今,中国正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很多行业的竞争格局趋于稳定,龙头公司相继进入成熟期,护城河坚固,现金流创造能力强大。

在新“国九条”等政策的鼓励下,他们正愈加重视股东回报和分红提升。

以港股上市公司为例,2024财年,交运龙头中远海控、煤炭龙头兖矿能源、石化龙头中国海洋石油的股利支付率分别为49.68%、53.58%、44.16%。截至8月15日,三家公司的股息率分别为11.89%、8.93%、7.41%。

而与此同时,“央妈”多轮降息后,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10年期国债最新收益率仅1.748%。息差明显。

险资等“长线资金”纷纷改变审美,加仓高股息资产。尤其是“估值洼地”港股,相对于A股还存在折价,意味着:同样的资产,港股股息率会更高。所以,去年至今,险资举牌的大多是港股公司。

更明确地说,高股息闪耀,港股红利别样红,已经是一条重要的投资主线。

要捕捉这一机遇,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率指数(987016)值得关注。

它聚焦港股高股息“核心资产”,同时融合了低波动因子,能规避因股价上涨,股息率被动抬升的“高股息陷阱”,还能在震荡周期提供更厚的安全垫。

行业分布方面,该指数既聚焦又灵活,成分股高度集中于交通运输(24.3%)、银行(20.8%)、煤炭(17.1%)三大高分红赛道,合计权重超过60%。

同时,相比于其他红利指数在金融地产、环保公用等稳定收益领域的集中覆盖,该指数新增了有色金属、纺服和综合等行业,能有效降低单一行业属性集中度过高的风险,提升收益稳定性。



截至8月15日,港股通红利低波指数的股息率为5.91%。

与之对比,10年期美债收益率4.32%。国内,余额宝、朝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024%、1.28%,2年期大额存单收益率1.4%,还要20万起购。

显然,只靠股息率,港股通红利低波指数就已经跑赢了“软黄金”美债,并大幅领先传统理财产品。另外,它还能通过估值修复或企业成长获得资本利得。

在低利率时代,这是“避风港”,也是“压舱石”。

2 | 解锁港股红利的「确定性」

港股红利是“时间的玫瑰”,未来将继续绽放。

从政策来看,除了新“国九条”外,去年12月,国资委还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央企上市公司要增强现金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

从流动性上看,南下资金年内净流入近9400亿港元,正主导港股行情。在大洋彼岸,降息渐行渐近,全球将进入相对宽松的低利率周期。作为“估值洼地”,港股将迎来更多流动性。

对此,国信证券指出,红利资产是港股市场中长期配置的优选方向。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旗帜鲜明地表示:长期,继续坚定看多做多港股,继续战略性配置港股红利资产。

但目前,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很难直接买港股,资产规模也达不到港股通的门槛。

要掘金“大红利时代”,港股红利低波ETF(159569)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它紧密追踪港股通红利低波指数,聚焦东方海外国际、兖煤澳大利亚、海丰国际、中国光大银行等港股高股息“核心资产”。截至8月15日,上述4家公司的股息率分别为10.5%、7.89%、9.37%、5.57%。



最关键的业绩数据方面,它表现优秀。据Wind统计,截至8月15日,近一年收益率39.91%,跑赢同期业绩基准35.76%。

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港股红利低波ETF(159569)进行了分红。倾向于“求稳微赚”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重点关注。

当然,牛市周期,很多投资者不想错过高弹性的板块,如果继续秉持以分红为导向的投资思路,港股的新质生产力板块值得关注,比如港股科技50ETF(513980)打包了“中国科技七姐妹”——腾讯、阿里、小米、比亚迪、美团、中芯国际、联想等新经济龙头,值得考虑。

对机构来说,高股息+分红,也将成为他们穿越周期的核心工具。

他们争相涌入港股红利低波ETF(159569)。Wind显示,截至2024Q4末,招商证券、巴克莱、UBS等机构持仓占比63.57%。截至8月15日,基金规模超3亿元,上市以来增长超38%。

这是明智的决策。拥抱红利,本质上是与一批优秀企业同行,是在纷繁复杂的周期中,抓住确定性。

说明:数据源于公开披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