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整体稳健的成绩单,收入和利润延续了稳定增长态势,但经营现金流的大幅下滑。
周二,茅台发布上半年财报,具体来看
营业收入893.9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放缓
归属净利润454亿元,同比增长8.89%
经营现金流仅131.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4.18%,主要受财务公司业务影响
净资产收益率17.89%,略有提升
分业务来看:
茅台酒收入755.9亿元,占总收入84.6%系列酒收入137.6亿元,占比15.4%"i茅台"平台实现酒类收入107.6亿元海外收入28.9亿元,占比仅3.2%
业务结构分析:茅台酒依然是核心支撑
从产品结构来看,茅台酒实现收入755.9亿元,占总收入的84.6%,继续扮演着绝对主力的角色。系列酒收入137.6亿元,虽然增长具体数据未披露,但从占比来看仍处于相对较小的规模。这一结构既展现了茅台品牌的强大号召力,也暴露了公司对单一产品线的过度依赖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实现酒类收入107.6亿元,这一数据首次在财报中被单独披露,显示出公司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该平台收入占总收入的12%左右,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销售渠道。
现金流"异常"背后
然而,经营现金流从上年同期的366.2亿元骤降至131.2亿元,降幅高达64.18%,这一数据无疑会引发市场关注。
深入分析发现,这一"异常"主要源于公司控股子公司贵州茅台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业务变化:吸收集团公司成员单位存款减少,以及存放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和不可提前支取的同业存款增加。
换言之,这并非主业经营出现问题,而是金融业务板块的资金配置调整所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反映了茅台集团内部资金管理的变化,但对投资者而言,需要关注这种变化是否会成为常态。
渠道扩张策略显现分化
经销商数据反映出公司渠道策略的微妙变化。国内经销商总数达到2,280个,报告期内净增加137个,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经销商全部为系列酒经销商。这一现象表明,茅台酒的渠道已相对饱和,公司正通过系列酒品类来实现渠道的进一步下沉和扩张。
从销售渠道来看,直销收入400.1亿元,批发代理收入493.4亿元,直销占比约44.7%。这一比例显示出公司在保持传统渠道优势的同时,也在加强对终端的直接控制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报告期内实施了52.0亿元的股份回购,这释放出管理层对公司价值的坚定信心。在当前估值水平下,回购股份不失为提升股东回报率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