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作为理想汽车首款纯电中大型SUV,自上市以来便因定价策略与配置分布引发市场热议。其32.18万至36.98万元的价格区间虽覆盖主流中高端市场,但核心配置集中于顶配车型的做法,却让低配和中配车型显得诚意不足。
从定价策略看,理想i8通过Pro、Max、Ultra三款车型形成价格梯度,意图满足不同预算需求。然而,实际配置分布却暴露出明显短板。以家庭用户关注的核心配置为例,冰箱与后排娱乐屏这两项“理想式舒适配置”,仅在顶配Ultra版中标配,中配Max版仅提供冰箱,低配Pro版则两者皆无。这种“加钱上顶配”的策略,虽能提升单车利润,却削弱了中低配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由其他媒体总结的具体配置差异)
更值得关注的是,理想i8在动力与续航等硬核指标上虽全系标配双电机四驱与5C超充技术,但在智能驾驶与舒适性配置上仍存在差异。例如,流媒体后视镜、铂金音响等提升驾乘体验的配置,同样仅在顶配车型中出现。这种“基础功能全系标配,差异化配置全靠顶配”的做法,与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的期待存在明显落差。
面对问界M9、特斯拉Model Y等竞品的围剿,理想i8的配置策略或成其市场突破的阻碍。若想真正打动家庭用户,理想需重新审视配置分布逻辑,通过下放核心配置或提供灵活选装包,平衡产品竞争力与成本控制,而非将差异化功能集中于顶配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