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程是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的通稿当中,对“资本市场”的表述释放重要信号。
会议提到: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而在4月25日的政治局会议的提法是: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两者相比较,用词发生了新变化,主要是自4月份以来,股市环境发生巨大变化,4月8日以来,上证指数上涨超过16%,并成功突破了3600点。在这个位置上,政治局表态“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好比承上启下作用,持续鼓舞和推动股市回稳向好势头。
此前,这次会议还特别提到“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怎么理解?
我的理解,这里的吸引力是进一步吸引内资和外资流入,如何提高吸引力?
可能的举措是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的兼并重组、加大A股与国际标准衔接、严格信息披露等,此外还可能包括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限制,简化跨境投资的审批流程,进一步放宽外资投资A股的技术障碍。
最后更为关键的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特别是引导上市公司加大现金分红力度,让投资者享受到上市公司业绩向好后的回报。
而“包容性”方面,可能是对企业上市提供更大的包容性。比如科技企业一般有“轻资产、长周期、高风险”的特征,如果按照过往的情况很难上市,但可以通过深化改革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比如之前的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等,接下来相关政策可能会推进。
这次会议通稿上,没提及楼市,但提到了“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意味着接下来还可能有降息。
总的来看,最近几年的政治局会议中,国家多次提及资本市场、支持资本市场发展,这在过去极为罕见,表明国家对资本市场的重视。而股市的表现也给力,出现了“下有支撑,上有利好推动”的态势。比如在4月份中美那次“关税战”,国家队严防死守,成功守住了3000点。在之后,A股持续反弹,成功站上3600点,跳出了指数常年在3000点附近徘徊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