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7月26日电(记者熊争艳、龚雯)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弗里·辛顿26日表示,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如何让人工智能既拥有超凡智慧,又甘于辅助人类,这值得全球通力合作。
辛顿当天在上海参加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表题为《数字智能是否会取代生物智能》的演讲。
他回顾过去60年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的两种范式,一种是逻辑型,认为智能的本质是推理,以规则操纵符号表达即可实现;另一种以生物为基础,认为智能的关键在于神经网络的连接。
辛顿表示,根据符号人工智能理论,句子可转化为精确的逻辑表达式,但他认为实际上人们不是这样理解句子。他以乐高积木为喻,阐释词语的动态组合。
“用乐高积木可搭建出任何形状,其组合维度可达上千种,这本质是一种建模,语言也是如此。”辛顿说,每块积木就是一个词,虽然有成千上万个形状各异的词语,但每个形状都有一定灵活性,能够根据上下文进行变形,与其他词语契合。每个词都有许多形状奇特的“手”,需要与其他词语“握手”才能组合。所以,语言理解更接近于蛋白质折叠的立体构象过程,而非简单的逻辑符号转换。
辛顿说,计算机科学有软硬之分,即便硬件毁灭,软件中的知识永存,且分享方便。而人类知识传播效率低,如通过讲话每秒最多传递约100比特的信息。若能源便宜,数字计算优势更明显。
“这引发我的深切忧虑。人类已习惯作为顶级智能存在,很难想象被更高级智能主导。就像饲养虎崽作为宠物,我们必须确保其成年后不会反噬。”辛顿说,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价值不可替代,单方面禁用人工智能不现实,建议各国自主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但共享“保持人工智能良性”的研究成果。
他说,训练超级人工智能时,如何能让它既拥有超凡智慧,又甘于辅助人类,这是值得全球通力合作的重大议题。
辛顿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名誉教授,因“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而获得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完)
诺奖得主辛顿呼吁全球合作:让AI既超凡又甘于助人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新华社 时间:2025-07-26 22:14:33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
热门推荐
- 国家网信办:474款大模型完成备案,应用注册用户超30亿
- 京东云JoyAgent智能体全开源,打造企业个性化数字员工新生态
- WAIC直击:百度慧播星发布新一代数字人技术NOVA
- 腾讯混元开源业界首个3D世界生成模型
- 数十位AI答主探展,开发者主题盐沙龙……知乎亮相WAIC2025
- 早期中华文明多模态大模型等多项创新成果亮相WAIC2025
- 阿里国际AI解决方案Marco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之星
- 从探展到开放麦,知乎将AI专业讨论场带进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报告:中美人工智能发展差距缩小,全球大模型数量增长放缓
- 马斯克擎天柱解决不了无「手」难题?跑酷炫技竟不会遛狗,机器人陷泥潭
- WAIC盛况空前:人形机器人成主角,参展大模型减少引关注
- 阿里AI三连发重磅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全栈AI为开源开放提速
- 直击史上最热闹WAIC:黄牛票炒上千,参展AI模型减半,超150台人形机器人“炸场”
- 智元机器人发布首个动作驱动世界模型
- 星河启智·科学智能开放合作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