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零跑B01的正式上市,为竞争白热化的A级纯电轿车市场投下一枚“技术普惠”的关键棋子。作为10-15万元主流消费区间的新入局者,其定价与配置策略不仅折射出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逻辑升级,更揭示了市场从“价格内卷”向“价值深耕”的转型趋势。
从行业维度看,A级纯电轿车市场已成为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的核心战场。此前,该市场长期呈现“高配高价”与“低配低价”的两极分化:头部竞品如小鹏MONA M03顶配车型因搭载智能驾驶硬件,售价普遍在11.98-13.98万元区间;而比亚迪秦PLUS EV等主流车型虽起售价低至10.98万元,但续航多停留在500km以内,智能配置仅满足基础需求。零跑B01以8.98-11.98万元的定价,将650km续航、激光雷达、双高通芯片等配置下探至该区间,直接打破了“配置与价格绑定”的行业潜规则。
市场竞争格局正因此发生微妙变化。横向对比来看,零跑B01在核心参数上形成差异化优势:续航较同价位秦PLUS EV最长续航版具备优势,快充速度(30%-80%仅18分钟)优于小鹏MONA M03的26分钟;智能硬件方面,其200TOPS算力平台与26项辅助驾驶功能,较竞品同价位车型的单芯片方案形成代际差。更值得关注的是空间利用——86%得房率与460L后备厢容积(含下沉储物格),较同级平均水平更优,精准击中家庭用户对实用空间的需求。这种“全维度均衡”策略,正在改写消费者对10万元级车型“够用就好”的固有认知。
消费趋势的演变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价值竞争的必要性。零跑B01的竹炭健康座椅(宣称符合欧盟母婴级认证)、88%软包覆盖率,以及与Pantone联合开发的个性化色系,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精准回应。相比之下,部分竞品仍停留在“堆配置清单”阶段,对用户体验细节的打磨略显不足,这也解释了为何零跑B01上市首日订单量表现亮眼。
技术层面的突破为这场价值竞争提供了支撑。零跑在招股说明书披露其整车成本70%的自研自造率(涵盖CTC2.0 Plus电池底盘一体化、27合1热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使其在成本控制上具备先天优势——较依赖外部供应链的竞品,硬件成本具备降低空间。这种“技术降本”模式,不同于单纯的价格战,而是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与技术集成度,实现“低价不低质”。正如行业分析指出,当激光雷达、长续航等曾属高端的技术通过自研实现普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壁垒正从“价格”转向“技术自研能力”。
零跑B01的上市,本质上是A级纯电轿车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的缩影。它的出现不仅让消费者获得更优性价比选择,更倒逼整个行业重新审视产品价值定义——在价格之外,技术创新、用户体验、场景适配正在成为新的竞争维度。这场由技术普惠引发的市场重构,或许预示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进入更健康的“价值竞争”新阶段。
封面新闻记者 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