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即将启幕,自动驾驶体验活动依然是今年最热门的外场应用场景之一。记者昨天前往世博展览馆北广场,率先体验了一把即将出现在上海街头的“真无人”出租车。
提供多场景接驳服务
一走进体验场地,只见一众自动驾驶车辆依次排开。后排就坐、系好安全带,当记者在后排显示屏上按下“开始行程”后,这辆“真无人”——没有主驾驶、安全员的出租车出发了。
转弯、红绿灯等初级考验自然不会难倒它。遇上突然出现的非机动车、横穿马路的行人,它也会立刻减速,乃至完全停住。要说整个行程里还不太流畅的地方,那就是这辆无人出租车过于“耐心”,遇到“障碍物”后会一直停着不动。而到达终点后,屏幕上会出现温馨提示,提醒乘客从右边门下车。
为了更好满足展会期间观众高频率通勤等不同需求,今年的自动驾驶体验活动提供从短途接驳到中长途通行的多场景服务。场馆周边约30公里精心规划了路网,大家可以通过“WAIC2025”官网选购“特色活动票”,在场内接驳区域乘坐体验;也可以在上汽智己、小马智行、百度智行、奇瑞汽车各自的预约界面自主下单,在周围指定地点体验无人驾驶出租车的短驳服务。
此次自动驾驶服务范围延伸至连接金桥、花木、世博等浦东重要功能片区的中途跨区域接驳网络,让乘客可体验到无人驾驶车辆在城市核心板块复杂路况下的中距自主安全通行能力,验证技术在真实城市环境中的应用潜能。
此外,活动还设置浦东机场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长途接驳专线,覆盖重要的交通枢纽及文旅地标,充分展示L4级自动驾驶在长距离、多路况、高频次客运服务环节中的稳定性和应用前景,为未来自动驾驶规模化商用提供宝贵的实地运行数据与用户反馈。
即将开启示范运营
在体验活动之外,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AI赋能自动驾驶创新发展论坛更会有“重头戏”:《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发展行动方案》将亮相,为产业发展绘制清晰蓝图;现场将发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并发布上海自动驾驶实训场建设成果及智能网联超级场景。
根据规定,自动驾驶企业先后要经历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最终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
记者了解到,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已发放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4家拿到示范应用牌照的企业可以上路测试,但不能运营收费。而此次发放示范运营牌照之后,智能网联汽车在上海就将进入示范运营阶段,也意味着“真无人”的商业化出租车会出现在上海街头,消费者只要通过手机App就能打车尝鲜。
作为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商,L4级自动驾驶安全测试里程累计超1.7亿公里。公司方面透露,今年将加速商业化,并继续扩张国内外布局版图。
勾勒走向街头图景
在世博展览馆北广场的自动驾驶候车区,丰富的动静态展示场景共同勾勒自动驾驶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城市街头的完整图景。
无人驾驶装备静态展区,集结九识智能、仙途智能、白犀牛、聚誓科技、众鼠科技等企业的最新产品。动态演示区,聚誓科技联动展馆区域开展无人安防巡检动态演示,配合中控系统与直播大屏实时反馈巡检路径,以可视化形式呈现无人化运营的高效可靠。相邻的智慧座舱互动体验区汇聚智己、地平线、上汽通用、小鹏、鸿蒙智行等品牌的最新智能座舱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有销售的车辆都是L2级,也就是辅助驾驶。而L4级则是可以真正做到全无人,即没有驾驶员和安全员的车辆,能自己运行、自己避障、自己到达目的地。”小马智行公关负责人戴敦峰告诉记者,北汽新能源和小马智行共同打造的全新一代L4 Robotaxi量产车将在静态展区亮相。车辆搭载“聪明的大脑”,即小马智行第七代车规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也有着“强大的身体”,可支持L4的北汽极狐全冗余车辆及底盘平台,实现在城市道路、高速路段、环路场景的全场景自动驾驶通行。
这些多维度的展示与体验足以说明,自动驾驶技术不再是实验室的科技符号,而是正在加速驶入通勤、文旅、跨区生活等应用场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