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一年减值损失超60亿,贵州银行在“违规泥潭”里越陷越深?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刘敏 九州商业观察 时间:2025-07-24 14:56:51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州分局公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将贵州银行推上风口浪尖。

九州商业观察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州分局公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将贵州银行推上风口浪尖。贵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分支机构因贷款管理不到位,合计被罚款60万元。其中,贵州银行总行和贵阳遵义路支行各被罚款30万元 ,同时,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警告和罚款的处罚。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市场对贵州银行合规管理的质疑,也让人对其资产质量和未来发展充满担忧。

此次被罚的案由贷款管理不到位,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银行贷款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涵盖贷款审批、发放、监管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或违规操作,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贷款管理不到位已成为多数银行易触的雷区,而贵州银行显然未能幸免。

从处罚信息来看,贵州银行此次违规行为并非偶然。天眼查变更记录显示,该项违规自2023年之前便已存在,尽管经历了负责人换届,先后两位行长周钺、翟黄都未能察觉或解决这一问题。这不禁让人对贵州银行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产生怀疑:是内部监管形同虚设,还是管理层对风险视而不见?

事实上,贷款管理不到位只是贵州银行诸多问题的冰山一角。近年来,贵州银行与股东间的关联交易数额颇大,潜在风险不断累积。2024年,该行对股东关联企业的授信净额高达16.97亿元,远超对第二大股东茅台集团的0.21亿元授信。然而,该行前五大股东中,部分企业出现司法风险,内资股股东中也有多户股权被冻结或涉及司法拍卖。这些问题通过关联交易、担保链等途径,逐渐向银行传导风险,导致贵州银行的资产质量逐渐恶化。

数据显示,贵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连续三年攀升,截至2024年末,已从1.15%升至1.72%。其中,零售贷款不良率高达5.07%,信用卡不良率更是达到6.9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暴露尤为突出,2022 - 2023年,该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从0.83%骤升至40.39%,尽管2024年通过清收处置降至11.58%,但这一领域仍占全行不良贷款总额的28.81%。

不良贷款的增加,直接导致贵州银行经营成本上升。2024年,该行资产减值损失达61.06亿元,这对其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无疑是沉重打击。中诚信在六月份出具的评级报告也明确指出,贵州银行不良率上升、部分行业不良率较高、资产投放集中度较高,资产质量面临下行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贵州银行受罚频率不低。仅2025年7月以来,贵州银行各级机构及工作人员已收到多张罚单。7月7日,六盘水金融监管分局披露,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因员工行为管理漏洞被罚款50万元,时任该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张永栋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三天前,7月4日,该行六盘水分行还因案防管理不到位被罚款50万元。频繁的处罚不仅反映出贵州银行内部管理的混乱,也严重影响了其市场形象和信誉。

在金融监管日益严格的今天,合规经营已成为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底线。贵州银行多次因违规行为受到处罚,不仅损害了自身利益,也给金融市场稳定带来了潜在威胁。对于贵州银行而言,当务之急是深刻反思自身问题,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完善合规管理体系,提高员工合规意识。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贵州银行的监管力度,督促其尽快整改,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否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贵州银行或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