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太坑了!外卖平台AI商家泛滥,4招教你识破“幽灵外卖”真身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冯璃月 雷科技 时间:2025-07-26 00:18:38

昨天,雷科技发布了一篇关于消费者利用AI作图退货坑骗商家的文章,引发广泛共鸣。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太坏了”、“商家很可怜”、“AI以假乱真”。



图源:雷科技公众号评论区

看来大家都对AI作图这事是颇有微词,但其实,除了消费者利用AI作图坑商家外,商家坑消费者的案例也不少,而且性质更恶劣,甚至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举个例子,大家最近在点外卖时,有没有刷到过这种店铺:

这种封面图风格差不多,色调接近,大部分是暖黄,大招牌,外卖小哥取餐,还有人排队堂食的外卖,一副生意很好的样子。



图源:美团外卖

仿佛一夜之间,那些“爆炒家常菜”纷纷改头换面,别疑惑,始作俑者就是我们的老朋友——AI作图。

目前,AI技术入侵外卖店,大量商家生成虚假门店图,“三无”小作坊变成人满为患网红店,问题在于,用户该如何辨别?

AI门面、三无后厨,点外卖堪比“扫雷”

先来看看这是不是普遍现象。

在美团外卖上随便找一家类似封面的外卖,大招牌,暖色灯、座无虚席,疑似AI。店名为冒禾记·鲜毛肚·烤鸭成都火锅冒菜,美团还打上了“堂食店”的标签,注意这个标签,等会要考。

图源:美团外卖

点进去一看,食品图片也是AI生成的,看小图还行,大图看了呈现一种不自然的塑料感。



图源:美团外卖

或许有人会问,商家不擅长拍照,用AI辅助作图也未尝不可,只要食品没问题就行。话虽如此,但这些使用AI制作封面的店铺,几乎都是“三无”餐饮小作坊。

以“冒禾记”为例,它在美团上是网红店。然而,根据商家详情中的地址实地探访,其真实门店面目如下,大家自行评判:



图源:大众点评

也就是说,即便是平台打上“堂食店”标签的外卖店,也不一定准确,类似案例比比皆是。再比如“碗农·火爆桥头三嫩”,其封面门店俨然是排长队的网红店。

虽然未找到该店真实照片,但点开商家详情页,地址赫然写着“某某自建房”——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你以为点的是堂食爆满的网红店,实际送来的却是楼下巷子口的“三无”预制菜快餐。

图源:美团外卖

小红书上也有用户揭露此事,指出这类AI合成的假门店图,多出自没有堂食、藏身角落的外卖作坊。更讽刺的是,那些标榜“不是预制菜”的店面,几乎全是预制菜。



图源:小红书

这些封面都是怎么做的?其实很简单,只要随便打开一个AI作图网页或者APP,比如以“即梦”为例,只需要输入关键词,不用1分钟就能生成好几张看着还行的门店图。例如输入:

奶茶店门头,店名为「雷科技奶茶店」,城市街景风格,招牌清晰可见,暖色调装修风格,透明落地玻璃窗,店内灯光明亮,有很多年轻顾客在排队和点单,有外卖小哥取餐,店员在认真调饮,整体环境干净整洁,氛围热闹、有生活气息,写实风格,适合展示在外卖平台的店铺封面。



图源:AI生成

即梦生成的AI门店图,在小图展示时足以真假难辨。这些封面再加上预制产品,“雷科技奶茶店”就可以出餐了。如今点外卖,已不是在挑选美食,更像在玩一场“扫雷”游戏。

谁在制造“幽灵外卖”?平台审核为何失守?

在社交媒体搜索“外卖代开、一店多开”等关键词,会出现大量提供代办服务的中介。其简介甚至公然宣称:“散店无资料,无法定位的,都能提供一镜到底视频辅助审核,指哪下哪。”



图源:小红书

这类门店,一般称为“幽灵外卖”。

正常情况下,外卖平台开店需经严格审核:商家须持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具备线下实体门店,并提供门头照、店内环境照及租赁合同等证明。

然而,在中介的暗箱操作下,这些必要步骤被“巧妙”规避。中介主要利用平台对连锁品牌的审核漏洞,通过挂靠知名品牌,使黑作坊绕过区域经理实地核查,甚至免于卫生检查。

据报道,这类中介直言:“挂靠后,平台无权管你,只要不出重大事故或刷单,基本不会被封。”但当记者致电被挂靠品牌官方热线时,工作人员明确否认此类合作:“此操作违规,我们绝不允许无实体店的商家使用品牌资质。”

目前,淘宝、小红书等平台已涌现一批第三方商家,提供“AI生成头像”、“门头设计”、“菜品美化”等定制服务。只需提供店铺名称,无需实际照片,这类图片一天内即可完成,流程多为“AI生成后稍作修改”。

雷科技就AI图像可用性咨询美团客服,得到的回应是“会反馈相关同事核查,如查实违规将处理并加强监督”等官话。但实际核查与监督方式,外界无从知晓。



图源:雷科技与美团客服沟通截图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平台审核人员甚至指导商家如何规避审核。

福建电视台4月暗访发现,京东外卖福州片区负责人向商家透露,只要上传的照片“看过去有堂食,有一两张椅子”就行。

监管力度再升级,用户如何避雷AI外卖?

面对乱象,监管部门已展开行动。

7月22日上午,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对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外卖平台企业开展行政约谈,要求平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限期完成整改。

郑州市监局明确要求平台企业在资质审查上限期完成入驻商户资质全面复核,重点清理“无证”、“套证”等违规商户,建立动态核验机制。

平台方也在加强打击力度。饿了么发布的数据显示,平台正在进行的专项整治行动,已累计清退超过3.1万家违规商户,其中就包括“幽灵外卖”的店铺。饿了么表示将借助AI技术打击“幽灵外卖”,推广“明厨亮灶”。

京东外卖则建立了严格的商家准入与审核标准,综合运用视频验真、线下巡检、全民监督等手段确保餐饮质量。官方数据显示,其门店入驻审核通过率仅40%,对比行业70%-90%的入驻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但消费者面临的困境依然严峻。外卖平台原有的信任体系正被瓦解:评分可以刷,评论可以买,差评也能删掉。消费者只能靠“有没有堂食照片”、“是不是连锁品牌”等更直接的信息选择外卖,而现在,这些真实信息也因AI技术变得不可靠。

更严重的是,这些隐患可能会在未来诱发食品安全风险。

面对AI生成的虚假店铺图和“幽灵外卖”,消费者并非束手无策。如何辨别幽灵外卖,雷科技给大家支几招:

一、查看多平台信息对比。在多个生活服务平台搜索同一商家信息,比较店铺照片是否一致。有消费者发现,某外卖平台上展示的宽敞堂食店铺,在其他平台显示的却是狭小昏暗的小作坊。

二、警惕过于完美的图片。AI生成的菜品图往往色泽过于鲜艳,光影效果不自然,食物摆放角度和细节处理呈现不真实感。部分图片中的文字信息甚至会出现错乱。

三、关注实体细节。查看门店照片时注意街道信息、周边环境是否合理,室内设计是否符合实际。真实的门店照片通常会有自然的生活痕迹,而AI生成的图片往往过于“干净整洁”。

四、利用骑手监督渠道。可以在骑手送达的时候,问一问是否是小作坊,如果是则下次别点。

同时,消费者若发现商家利用AI生成虚假图片等违规行为,可向平台举报。但从雷科技对平台的沟通来看,效果未知,但只要举报的人多了,肯定就能引起平台的重视。

总结一句话:图片太假直接划走,地址可疑果断跳过,发现猫腻随手举报。

说到底,点个外卖本就不该如此小心翼翼。看着AI画的“网红店”,吃着巷子里的“三无菜”,平台审核光说不练,商家们用AI造假忽悠人,我们消费者连吃个饭都得如履薄冰。希望平台和商家们能合规点,让点外卖这件事回归本心:在外打工本就不易,为了吃口好饭,还得学会当“排雷兵”。算法能生成图片,但生成不了良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